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论文(共10篇)-九游会网址j9

2024-01-12 07:58:18 化学教学论文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网友“路盲”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与“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论文

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论文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1] [2] [3]

篇2: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

[1] [2] [3] [4]

篇3:[初中化学]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初中化学]浅谈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

[1] [2] [3]

篇4:新初三的学生怎么学好初三化学与九年级化学学习指导

新初三的学生怎么学好初三化学

做好基础知识的记忆

化学被很多人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就是因为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非常多,而且也比较复杂,所以学习起来没有那么的轻松。

初中化学如果想要保证基础部分不丢分的话,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就一定要背诵记忆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定理一定要熟记于心。

当然记忆也并不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为很多化学知识其实是可以推导出来了,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记住推导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剩下很多功夫了。

宏观把握知识点

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其实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宏观的知识脉络构造。

有的同学只会注重微观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了,却没有清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做题的时候如果是考察两到三个知识点之间的配合使用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其实这就是没有构建知识网络的后果。

当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的时候,都需要全盘地总结一下,找出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整理整本书的知识构架。学习化学一定要宏观和微观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把握好知识构架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题训练了。

化学考试拉分的套路

化学的拉分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知识有综合度造成的,一种是问题的问法有套路造成的。

怎么拿下有综合度的题目呢?化学综合题的解题核心是识辨知识点,逐个击破。拿到一道综合题,题目往往不会直接问知识点,命题人会将自己想问的内容巧妙的藏起来,此时需要同学们对问题有很高的识辨度。

其次,如何搞定套路题呢?套路题需要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找到命题人常见的命题套路。找到套路之后,再去练习几个具有相同套路的习题,就可以把这一种套路掌握。初中化学习题中的套路有限,只要有方法有方向是很容易进行总结的。

最后,化学姐想说,初中化学的难度其实属于中等水平。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化学成绩出现了滑铁卢的迹象,一定要及时调整方向,奋起直追,不然化学就有可能成为中考拖后腿的科目了。

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指导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上册书中,主要学习了化学的基础,这些知识贴近生活,且难度较低,一般的学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 在下册书中,童鞋们要攀越三座大山:金属、溶液和酸碱盐,这些不仅是中考的难点和重点,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当面对上下册书如此巨大的差别,童鞋们一片茫然,焦虑症也随之产生。

解决步骤:二

明白上下册知识掌握要求的差异

上册主要学习化学世界、空气、微观世界、水、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以及燃料极其利用,这些都是化学基础的知识,比较好掌握,童鞋们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下册主要考察了金属、溶液和酸碱盐,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知识,更要明白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相对于上册而言,其难度大大增加。

虽然说比上册的难度要大,但是只要同学们打好基础,就能平稳过渡到下册的知识的学习。

解决步骤:三

明白上下册知识结构的差异

上册的学习主要是模块为主的,即使是偶尔一次课没有来上,也对下次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下册的学习都是非常连贯的,整个的知识结构都是非常紧凑的,如果错过一次课的学习,就很难保证接下来学习的质量。

同学们要经常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解决步骤:四

明白上下册习题难度的差异

上册知识点的难度决定了其题目往往很简单,然而下册的题目难度逐渐加大,题目会变得更“耐打”,同学们的大脑也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同学们要改变对化学的固有的轻视,多练习并及时学习老师的做题技巧。

解决步骤: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看似我们的知识已经学习了一半,但是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坚实的踏出每一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篇5:初三学生怎样学习化学

1. 明确学习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住、用、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必备的基础。

2. 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教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是:①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用铅笔在教材上作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教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②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温故而知新。③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 认真记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是重要的环节。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下列三种: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教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材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教材,边听讲,边在教材上划记号,标出教师所讲的重点,并把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简要地写在教材上或笔记本上,把教师讲的但教材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便于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 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教师所做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教材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实验室制法装置图旁边记下教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为:“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为:“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教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思维错误,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听课时,不要只抄写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有利于与正确答案相互对比,找出错解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所做的错题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一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 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课堂上要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每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若学生只看热闹、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

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记录。

5. 学会阅读教材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某节内容的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课堂上看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就是认真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标出记号,以备复习时注意。

总之,只要掌握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再加上刻苦勤奋,学好化学就指日可待。

篇6:初三学生学习化学方法介绍

一、熟练会写

熟练会写要求我们要牢牢掌握住我们时时刻刻都要用到的化学用语,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因为时间紧,很多同学会忽略这一点,这是不可取的,应该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复习,最大的时间限度是三天复习一次,一定要坚持。

二、明确意义

这是针对上一个建议来说的,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记,而且要记得好,记得牢,记得明确,而且要防止不要记混。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铁元素是我们常见的符号,它的意义有三种:1、它代表铁这种物质, 2、表示一个铁原子,3还表示铁元素。对于其他元素符号也要像这样记牢。还有氖元素‘’ne‘’我们有时侯会把它和氮元素‘’n’’这两种元素符号的书写符号记混,所以一定要认真,明确,还要定期复习,加以掌握。

三、基本概念

化学书上有很多概念,这些都是基本的和必须掌握的,时常记忆化学概念,可以帮助自己巩固基础,学起新的知识来也会方便一些。如:通过学习概念,我们可以知道纯净物包括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包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样做起题来不会找不到方向。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制法和用途

如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难溶于水,支持燃烧。根据这些性质,我们在制取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判断它的用途。要注重实验操作,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将试管口比试管底放置,放置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要明确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不可大意。还有一些其他要做的如以下几点:

1、课前预习。预习的时候要把不会的、不懂得地方标示出来,上课时认真听,直到弄会为止。

2、多想问题、多讨论、多质疑、可以开阔大脑思维,利于学习。

3、定期整理笔记,多看参考书。每次整理笔记的时候都要有所收获。

4、多做题。见到好的题型,要记住,反复熟悉,会开阔思路,便于学习。

5、总结。每学完一章都要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掌握。

篇7: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论文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论文

一、课堂纪律是保证

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纪律不好,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没有收获。要想有好的课堂纪律,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要注意调整他们的心态,及时发现、甚至“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使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1.课前双备:备教材,备学生

教师既要按照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方案。由于有些学生基础差,所以备课时遇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决不能一带而过,而要先复习以前的知识,甚至是小学知识,以旧带新。针对学生自学能力差,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可以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子的方法。即学习好或纪律好的学生负责帮助学习基础差或纪律差的学生,并由他们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这样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情况达到心中有数。

2.课上教师可以采用辅导法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教师对学生心中有数,可在心中把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较好,课上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b层基础一般或较差,对教师的教学不能主动配合,需要教师点拨或提醒或a层学生的帮助。教师提前给出下一课时的自学提纲,让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的水平。利用10-15分钟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书上用团体字概括出的定理、法则、例题,反复阅读、理解,并试解教材中的部分练习题。这样学生一般都可以初步了解本节的基本概念、方法、运算等。与此同时,教师可对a、b层学生分别进行辅导,并从中得到信息反馈,掌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解惑答疑,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师备课时,把课上提问及练习均分为a或b,a层学生回答a题型,b层学生回答b题型。这样,a层学生不会感到所学太简单,b层学生也会因为作对或答对而有成就感,加上教师的及时鼓励,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数学有兴趣。对一些有难度的知识,教师可以只讲授,但不做要求,满足a层学生的学习欲望。

下课前,教师小结,并组织学生做练习或补充有代表性的习题。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可适当请两个层次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同时,有疑问的学生可举手,教师答疑。学生做完后,教师一边订正,一边巩固知识,并对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及时指出来,加深学生印象。最后针对板书做简短小结,可以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再次进行认真梳理和概括,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课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学生,认为题简单,学生笨。因为学生基础不好,又有新知识,他们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巩固,才会收到一定效果。

3.课后作业、单元测验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

学生作业能反馈学生的大部分信息。课前,评价上节作业情况,表扬好的,鼓励有进步的。要求学生在理解、记忆、复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在作业本上完成本节的习题或有关复习参考题。要求学生作业规范化,对作业可教师批改,也可以组织a层学生帮助b层学生互相评议检查,力求使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

以课本每一个习题为自然单元,组织总结、检验和测验。一般应拟订总结提纲,可采用列表法、对比法、归纳法等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单元总结。采用小测验形式进行检查,其中基础题占100分,附加题10-20分,让有余力的学生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望美好前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介绍过去成才学生的事例、成长经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榜样,才能有目标,有目标,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自觉地学好每一课。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为自己的明天添光彩。

总之,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获,为以后的求学深造铺平道路。

篇8:化学教学应运用“指导学生讲课法” 论文

化学教学应运用“指导学生讲课法” 论文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指导学生讲课法”,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基本操作过程。

(1)提出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大纲》精神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讨论后抽一组,推选一人上讲台讲课。

(3)学生讲述:学生在讲课中,教师除对某些实验和难点进行辅导外,最好不要讲话,而是注意全班同学听课情况、讲课同学的思路和存在问题。

(4)补充答疑:教师要及时补遗答疑,强调重点和要点。

二、指导讲课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1)开始阶段:教师在开始阶段不能马上指导学生讲新课,教师可上完一部分课后,再按照基本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复习提问,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课的技巧。

(2)第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讲要点。即在开始阶段讨论基础上,老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若干问题,请学生讨论讲解。

(3)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讲课。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自己列出题纲,经过小组讨论后进一步完善。对于其中的实验,教师可带部分同学共同准备,由学生完整讲述新课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可以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讲课,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当众表达机会。由于是讲课,学生不仅要大胆地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让人听懂。这种登台表演极易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表达能力得到极好训练。

(2)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讲课”,不仅要有说的能力,更要有内涵,经过积极预习准备和老师的指导可完全记往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记忆能力。

(3)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讲课既要从生活实际、实验现象、图表曲线进行分析思考,还要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比较抽象,对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对比。因为有“努力把课讲好”的.内动力,极易形成较强的思维积极性,在对不同内容“讲解过程中,使多种思维方法得到训练。

(4)可以增强学生实验能力:因为讲课的学生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包括实验的准备活动),自觉不自觉的便增强了实验能力。

(5)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讲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从起初只会阅读、记忆,逐渐做到“备课”能抓住要点,摘录笔记,进而分析归纳,学会查阅资料,甚至可以使用仪器实验等作为学习手段,慢慢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心理,提高自学能力。

篇9: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教育论文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教育论文

《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版)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特别强化了实验要求,在“科学探究”部分新增加了“(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课标》列举了8个实验,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突出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还是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最后讨论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规律。但是,随着新课程实施的纵深推进,这样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实践中我们觉得:若能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仅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为例,来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

一、发现问题,确立研究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的题材新颖,更容易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激发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问。提问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动力,鼓励学生多提问,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呆板模式,变“学生答”为“学生问”,活跃思维。要借助依据,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形成假设的能力,从而确立研究内容。

例如,在学习“中和反应”内容时,可先演示趣味小实验“变色的小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再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景:教师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渐滴加稀盐酸,振荡,使其充分混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再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在一起后,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它们之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就会七嘴八舌,各抒己见:①两者没有发生反应;②两者发生反应了。同时也就确定了研究内容,即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验证。

二、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所研究的内容。首先,对研究的课题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要有全面、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要尽可能估计到在什么样的实验条件下,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其次,必须按照化学反应原理,根据化学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性质、实验条件的控制、发生反应时可能产生的能量变化,来预选实验方法和手段。然后,确定实验操作的程序和步骤。在实验控制条件方法上,可向学生介绍全面比较法、优选法、正交试验法等探寻最佳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以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实施。教师要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药品和仪器及装置、实验操作及操作规程、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六个方面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例如,在上述“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验证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备选的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石蕊、酚酞、ph试纸等)和仪器(玻璃杯、温度计、试管、烧杯等),并引导学生分析指示剂与酸、碱反应的颜色异同,酸、碱性溶液的ph异同,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等化学知识,通过对比分析来设计出实验方案:①借助酚酞的变色来验证;②借助石蕊的变色来验证;③通过测溶液的ph来验证;④测溶液的温度变化来验证。

三、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实验设计的方案初步形成后,教师要严格把关,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要从理论应用是否正确、实验方法是否可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反复修改,最终加以确认并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验验证中,学生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具体操作是:在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变蓝色,然后逐滴加入盐酸,此时若蓝色变成紫色,说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的学生会马上反驳:这方法不好,因为“蓝变紫”分辩不清,应改为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2滴石蕊,石蕊变红色,然后逐滴加入naoh溶液,当红色变成紫色,证明它们发生反应。有的学生建议: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其他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酚酞作指示剂,因为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盐酸后红色变无色,就证明了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还可以用ph试纸,从ph>7一直测到ph=7,最后到ph<7。也可以把naoh与盐酸混合,然后用手摸(或者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如果发烫,说明反应了。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方案的理论正确性,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完成,是否能达到验证目的,如果达不到目的,应该怎样改进,以确保学生的实验方案确实可行。

四、依据方案,进行实验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作具体指导,确保实验万无一失。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改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上述验证实验中,学生的很多错误操作都会导致实验失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量的控制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溶液的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溶液可能变为无色;滴入盐酸后,还可能产生气泡;用手摸试管底部,温度变化可能不明显等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化学实验。

五、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

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并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再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是否完善、实验设计的内容是否全面、实验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实验操作理论是否正确、实验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实验成本是否经济合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进而分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例如,在上述验证实验中,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身进行实验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很多,如用ph试纸,但操作时间长,数据不准确;根据热量的变化来判断也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如果浓度太稀或量太少,热量变化也不明显;如果用紫色石蕊判断,由于蓝色到紫色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因此最佳的方案还是用酚酞作指示剂,从而确定出最合适的实验方案。

总之,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虽然费时费力,但能较好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不但掌握了实验设计的方法,更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同一问题进行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篇10: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

摘要:

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本文通过中学学生及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实验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三年级,化学是一门新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的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的驱动,在化学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学得了许多课堂上、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如,学习化学肥料这一课题时,给学生讲,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哈伯法合成氨,解决了人类粮食问题,使全人类免于饥饿,体现了化学之伟大。指导学生从课本知识扩充到课外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社会,学习、探索新知识,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二、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联系生欲。

在教学中,选用生活实例,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掌握它的性质,用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先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识别假黄金吗”?为什么栏杆上刷上一层“银粉”,(实际是铝粉)?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先提问:“有些江湖骗子,声称他可用化学方法,将水变成燃油”,你相信吗?等提出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不明其中的道理,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新知识的欲望。

三、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经实验为基础,并在实验中发展的学科。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脑、手、耳、鼻、身全面调动、协同动作的过程,它反映实验田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亲身投入到其中,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离开了实验,化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作为我们边疆地区的教师应想法设法因陋就简,积极寻找替代品,尽可能提供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我们要在实验设计上作一些文章。

例如,在做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还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仔细想:为什么喷上醋酸干燥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色?喷水不变色?直接放人二氧化碳中不变色?喷上水后放人二氧化碳中会变红色?通过不断地引导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然后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现象的本质,总结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也与水发生了反应。在以上实验设计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提出问题、做出适当引导外,主要给学生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亲自去感受、探索、查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是一辈子也不能忘记的。比起老师硬性要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背要省事很多。

四、激发参与兴趣,培养参与情感。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我们教学的对象一一学生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有主动的意识和自主的精神,他们具有好胜、好强、好表现的特点,在教学中,安全的演示实验可让学生做。刚开始,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验,他们会笨手笨肱的,不敢积极表现,经常让他们动手做就会熟练,他们还争着上台表演,很活跃。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酸的反应的演示时让三个同学同时上台演示。在观察中发现气泡产生的量不一样,学生很兴奋,在快乐的情绪绪状态下掌握了镁、锌、铁的活动性。只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起学生兴奋、惊奇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反“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有的学生严重偏科,究其原因,大都可以在师生关系上找到答案。只有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干向老师提问,才敢干向教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才敢于和教师辩驳,而老师的赞扬往往又是学生装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增强自信心的动力。所以作为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需进行不断更新,抛弃传统的师道观念,放下长者的架子,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想方设法使学生尊重你、喜欢你,心甘情愿地成为你的教育对象,接受你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尊重学生: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响学生的心门,通过爱的感化,学生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

2、赢得学生的尊重:

一个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

(1)要加强道德修养。

(2)要有广专业知识。

(3)要注意形象。

(4)要学会宽容。

三、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赢得学生、家长的信赖,逐步使得教学走向成功,非举手可得。对一名教师来说,这便可称之谓:教学过程中的不断设疑、

破疑、再设疑的过程。从而创造了一个愿学乐学的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沿着“无疑――有疑――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路线、起伏浪花式思维过程,尝试破疑后的欣喜与愉悦。

参考文献:

[1] 罗嘉福、李云芳主编《新世纪怎样当教师》

[2] 《课堂情境创设的“六要素”》

[3] 《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改进》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