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必修《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推荐20篇)-九游会网址j9

2024-06-04 07:54:50 更多教学设计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必修《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感谢网友“huaan360”向本站投稿了20篇与“八年级必修《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相关的素材。

篇1:八年级必修《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以村民的方式回答)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六、总结全文。

结合现在社会安宁的局面,适当点

篇2:桃花源记(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约前365-427), 又名潜,字元亮,私谥(shì)靖节,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著有《陶渊明集》。

二、课文导读: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出自这篇课文。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读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是按照他的社会理想来编织故事情节的。读后还要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三、记:

记是古时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可以记事,可以记物,也可以记游。有的重在叙述描写,有的重在议论抒情。《桃花源记》就是一篇重在记事和记游的文章。

四、文言知识储备

(一)掌握下列生字词

biàn shě      shèyǎn    huò       qiān mò        zhuó   fà  tiáo

世外桃源  便  舍船   屋舍 俨然   豁然开朗   阡 陌交通   衣着   黄发垂髫

xián  biàn yāo huán   jiàn     yì           yù    jùn   yì       jì

咸    便  要  还家   间隔   邑人   此中人语云   郡   诣太守   骥

(二)通假字

1、⑴具答之。⑵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详细,详尽。)

2、便要还家。(“要”通“邀”:请,邀请。)        3、处处志之。(“志”通“i”:做记号,做标记。)

(三)多义词

1、同音异义词

晋太元中(中:名词,年间。)                       鸡犬相闻(闻:动词,听到,听见。)

中无杂树(中:名词,中间。)                ⑹ 闻  村中闻有此人(闻:动词,听说。)

⑴ 中   其中往来种作                                      一一为具言所闻(闻:动词,听到。)

村中闻有此人   (中:名词,里面。)                闻之,欣然规往(闻:动词,听说,听到。)

此中人语云                                 ⑺ 志  处处志之(志:通“i”,做记号,做标记。)

村中闻有此人       (此:代词,这个,即渔人。)    寻向所志(志:名词,记号,标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忘路之远近(之:助词,的。)

⑵ 此   来此绝境(此:代词,这个。)                       渔人甚异之(之:代词,桃林美景。)

此中人语云(此:代词,这里,即村中。)             闻之,欣然规往(之:代词,这件事。)

说如此(此:代词,这样。)                  ⑻ 之  具答之(之:代词,即村中人。)

欲穷其林(其:代词,这个。)                       处处志之         (之:助词,无实义。)

其中往来种作(其:名词,其中。)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⑶ 其   各复延至其家(其:代词,他(们),即村中人。)      缘溪行  (行:动词,划行,划船。)

得其船(其:代词,他的,即渔人的。)        ⑼ 行  复前行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代词,他,即渔人。)         复行数十步(行:动词,走。)

⑷ 作   其中往来种作(作:动词,劳作,劳动。)             便得一山(得:动词,看见,看到,遇到。)

设酒杀鸡作食(作:动词,做。)              ⑽ 得  得其船     (得:动词,找到,寻到。)

不复出焉(出:动词,出去。)                       不复得路

⑸ 出   皆出酒食(出:动词,拿出,摆出。)          ⑾ 寻  寻向所志(寻:动词,寻找。)

既出,得其船(出:动词,出来,出去。)             寻病终(寻:副词,不久,随即。)

2、异音异义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wèi):介词,给,对,向。

⑴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捕鱼为业(为(wéi):以……为……,译作“把……当作……”。)

⑵舍   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丢弃。)

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房舍。)

(四)兼词:   不复出焉(焉:是个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可译作“从这里”。)

(五)词类活用

复前行,欲穷其林(前:名词作状语,可译作“向前”。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可译作“走完”。)

(六)古今异义词

1、芳草鲜美                      2、无论魏晋                             3、不足为外人道也

鲜美   古义:花草鲜艳美丽。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今义:不够。

4、阡陌交通                                            5、屋舍俨然

交通   古义:道路交错相通,四通八达。                  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今义: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的总称。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专指成年男子的配偶。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五、课文翻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①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业。                          (376-396)。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②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向前)划船,(竟)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德一带。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落英:落花。一说,初开

(他)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    的花。

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鲜艳美丽,飘落的桃花满地都是。        ④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⑤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

(这个)渔人感到非常诧异。(他)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

第1段:写渔人在捕鱼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       到头了。

林,便想探究它的源头。这是故事的开端。                            ⑥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得不真切的样子。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      ⑦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

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光亮似的。                        ⑧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能容       ⑨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一个人通过。再(向里)走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⑩属(shǔ):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阡陌(qiān mò)交通:田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好    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

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     路。

鸣狗叫的声音。                                                   ○12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村中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衣着,完全像     下同。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和悦愉快、自得其乐。               ○14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

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                               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

(村中有个人)看见了(这个)捕鱼人,便大吃一惊,问(他)   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那人)便邀请(渔人)到自      ○15要(yāo):通“邀”,邀请。

己家去(作客),(并)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6绝境:与人世隔绝的

(他们)自己说是祖先们(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     地方。

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         ○17无论:不要说,(更)

人断绝了往来。                                                   不必说。“无”“论”是两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     “无论”。

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18具言:详细地说出。

(他们听后)都既感叹,又惋惜。                                      ○19叹惋: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便扶向路:就顺着旧

其余的人又各自请(渔人)到自己家去(做客),都摆出好酒好饭(来    路(回去)。扶:沿、顺着。

款待他)。                                                        向:从前的、旧的。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1及郡下:到了郡城。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后,(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对他说:“(这    郡:指武陵郡。

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22诣(yì):到。特指

第3段:记叙渔人在源中做客和辞去的经过,揭示了桃源人的       到尊长那里去。

来历、淳朴真挚的民风及他们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出他们对自食其          ○23寻向所志:寻找以

力、和平恬静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前所做的标记。

第2、3两段是故事的发展,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24遂:终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5南阳:郡名,治所在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小船,就顺着原路(回去),(一      现在河南南阳。

路上)到处都做上了记号。                                            ○26刘子骥(jì):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lín)之,《晋书隐逸传》

不复得路。                                                       里说他“好游山泽”。

(回)到武陵郡(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       ○27规:计划。

人跟着他前去,寻找(他)原先所做的记号,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        ○28未果:没有实现。

(进入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29寻:随即,不久。

第4段:写渔人把发现桃花源的事情向太守说了后,太守立即派人去探访           ○30问津:问路。这里是

桃花源,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那条路了。这是故事的结局。        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口。

南阳郡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他)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去(探访)。(计划还)没有实现,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桃花源)的人了。

第5段:写南阳郡的刘子骥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去探访,还没有去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桃花源的人了。这是故事的尾声。

六、课文解析

1、依据文中的描述,你能准确地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吗?

(在武陵郡一条两岸都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源处。)

2、⑴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⑵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⑶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又是什么?

(⑴“甚异之”,所以“欲穷其林”。⑵“先世避秦时乱”,所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⑶“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⑴是谁在“叹惋”?⑵“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⑴是“村中人”在叹惋。⑵他们为外界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4、⑴你能找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吗?⑵试找出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⑴“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为什么说桃花源是“绝境”?

(因为“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所以说是“绝境”。)

6、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什么?      (“先世避秦时乱”。)

7、请找出桃源中人热情好客的语句。(略)

8、桃源村人的生活景象怎样的?       (安居乐业,自由平等。)

9、⑴“黄发垂髫”是指什么?⑵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⑴“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⑵这一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10、“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说明什么?

(说明渔人是无意间偶然发现桃花林的,不是他有意去寻找的,从而使故事更显得可信。)

11、方中哪个词写出了渔人看到桃源美景后的感受?      (豁然开朗。)

12、“见渔人,乃大惊”中的“乃”字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桃源村人看到陌生人时的惊异,显示出桃源村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13、这明明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可文末为什么要写刘子骥“欣然规往”一事? (是为了使故事更显得真实可信。)

14、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的这一性格?

(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弃官还乡。)

15、在陆游的诗歌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呢?

(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战乱频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他追求无富无贵,无君无臣的社会理想,“少有大济苍生”的愿望,但现实的黑暗使他难以施展其志,所以只能憧憬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

17、本文有些语句已经发展成了成语,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1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和“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反映出是祖先们为逃避秦时的战乱而被迫出走,明曰“秦时”,实指“东晋”,其时战乱频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第二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是渔人就桃源中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听者的“皆叹惋”

篇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可读性强,课本注释也较详细,教师可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自己试译课文。对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拨。

3.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4.延伸阅读。分发《桃花源诗》,指导学生进行诗文对读,更全面地理解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教具准备

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设计(二)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三)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设计(四)

14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多媒体显示其画像)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关于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下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资料内容如下:

(1)、辨明字音

阡陌(      )   俨然(      )   髫(       )   诣(       )

(2)、辨明字形

阡   歼  忏               髫   髻  鬓

(3)、重点词语

甚异之       欲穷其林        具答之        既出          桑竹之属        便扶向路         诣太守

(4)、一词多义

例如:乃,①乃大惊(于是,就);  ②乃不知有汉(竟)

在文中再找出几例:

(5)、一义多词

例如: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

在文中再找出几例:

(6)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7)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妻和子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

(8)四个“然”字词:

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

(9)7个成语: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丰腴。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五、整体感知文意

提问: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

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美、乐、奇。

六、学生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步品味,想像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延伸阅读《桃花源诗》,诗文对读,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总结收束全文。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分步品味课文

1.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3.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全班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三、深入研讨课文

1.提问: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学生思考,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2.提问: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圆其说即可。

四、延伸阅读《桃花源诗》,诗文对读,深入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桃花源诗》,并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资料内容如下: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教师点拨:诗文对读,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诗比文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桃花源中的社会实况。

2.结合诗与文,谈谈你对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写法的理解。

明确: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又有强烈的真实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如文章首尾照应,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如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惝恍迷离,便是最堪寻味之笔。

3.运用这一写法,构思一段话,描述2050年的中国社会,然后选三位同学交流。

五、课堂小结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将欣喜为何如?

我更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在学生齐背课文中结束课文学习)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解释文中的加粗词

(1)既出 (2)得其船

(3)便扶向路                                                 (4)诣太守

(5)说如此

2.给这段文字断句。

3.翻译画线句子。

4.为什么渔人“处处志之”后,再去找却找不到了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选四位同学回答,明确:1.(1)已经;(2)代词,他的;(3)沿着;(4)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5)指在桃源看到的情况。

2.略。

3.寻找原来所作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着道儿了。

4.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也有的同学会认为这是对不守信用的渔人的惩罚,暗示人们做人要讲诚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五柳先生传》,请概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附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固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注]会意:体会文中的要旨。造:往,到。吝情:隐瞒真情。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参考答案:

这是一个隐士的形象。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活动设计

1.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注意要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不同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你能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下渔人的谈话内容吗?请结合历史背景及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写。

(提示: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3.学习本课虚景实写的写法,想像一个你喜欢的未来生活环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二、关于组织“读书交流会”的设想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些名人谈理想的名言警句,组织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关于组织辩论会的设想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有人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消极逃避,你是如何认识的?

辩题:

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寄托(正方)

桃花源--陶渊明的消极逃避(反方)

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选辩手参赛,论据充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即为胜方,以鼓励为主。

四、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勿携金珠( )

(2)薪米鱼肉( )

2.区别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含义。

(1)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2)与众共之

(3)杨谢而从之

3.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

(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

4.杨氏答应了要定居穴中吗?由哪几句话可看出来?

5.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参考答案:

1.xié带 xīn柴

2.(1)的。(2)代“衣服……之属”。(3)代“穴中人”。

3.穴中人 杨氏

4.同意。“杨谢而从之”

5.因为那些东西会引起人们的贪欲,造成分配的不平等,那么这个地方也就不会安居乐业了。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关于桃花源

陶渊明借桃花源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北宋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桃源行》的诗中写道:“虽有父子无君臣”,惊叹桃源中的民主平等,诗中流露了对世外桃源推崇备至的感慨。

无独有偶,15,英国的莫尔也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这里财产公有,人人参加劳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百年后,意大利人康柏内拉也构想了一个美好的太阳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不论从事哪项工作都受人尊重,人人过着幸福生活。

2.关于《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柳宗元之于永州,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源仙境却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游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桃花源记并诗》问世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版)

3.桃花源考证种种

山有“小口”若有光,良田美池口中藏。

渔人有幸数日客,享尽桃源美味香。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历代注家蜂起,诠释接踵。人们非常关切文中的桃花源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说庐山康王谷者言之凿凿。康王谷,俗称庐山垅。从现在的星子县城乘车至隘口,然后沿着通往庐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数公里,在一处叫观口的地方弃车步行,即可进入庐山垅。这是一条长达7公里的绝密坳谷,“整个垅中,峰岭对峙,联绵延伸,东靠着最高汉阳峰,西临于长岭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清秀,花草烂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荫遮盖村庄,阡陌纵横,水田旱地,男女耕耘,一展世外桃源景象”(《庐山旅游介绍》)。进谷的“葫芦口”极狭,一踏进谷口,溪声林滔便扑面而来,但见青山高耸,古木参天,溪水随山势而转,小路傍溪涧而进。山重水复。曲折蜿蜒,头顶现出一线蓝天,循溪傍小道山行二、三里,山势渐缓,眼前出现一片村落。田园葱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倘若是在春天进山,则夹岸桃花灼灼,香气氤氲,云雾融和着袅袅炊烟,如丝如带,一路鸟语花香,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庐山垅这片幽深而狭长的谷地,史、志上称作康王谷。宋《南康军图记》载:秦灭楚时,楚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谷中,秦将王翦追赶甚急,幸而天降大雨,康王得以脱险,从此隐居谷中,“不复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据《星子县志》亦如是载,至今山谷尽头,尚有一处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还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丽的风光与《桃花源记》中描述得一模一样,而且楚康王避难的故事与陶令笔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数语正吻合。陶渊明长期生活在庐山山南一带,对谷中的风光和康王避难的掌故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为生活原型,构想桃源情境,进行艺术创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应该是当信勿疑的。

持江苏连云港者信誓旦旦。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脉的宿城西麓,亦被人们称作陶令笔下的桃花源。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岭,与外界无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荡美丽,山畔竺篁摇曳,山脚拐弯处通向高公岛,与《桃花源记》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考查史实,陶渊明确实曾到这个地方。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们称作桃花源。桃源洞位于桃源县城西南15公里的水溪,它俯临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阴,景色绮丽。唐代开始在此建有寺观。清光绪年间,曾重修“渊明祠”,并顺着山势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观、水源亭、缆船洲等。

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地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县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

其实,上述种种说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都有一种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乡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点“沾亲带戚”。据统计,在神州大地上,被疑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一共有十余处之多。

二、焦点争鸣

1.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应断句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原句断句,似乎语句简短,排列整齐,有节奏,但是翻译起来不仅费劲,而且难通。后一句断句符合语法,语意清楚,读起来并不拗口,译文可为: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流两岸,(岸边)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

2.教材中的三个“外人”不是同指。第一个“外人”应指世外之人,即源中人的服饰仍保持秦世的样式,渔人看到后认为如世外之人。

三、课文赏析

1.《桃花源记》的艺术魅力

作者写桃源境界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

开始写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溪流,不知有多少里程;沿溪的两岸有一大片桃林,不知有多宽多长;在林尽水绝之处,有一座大山,挡住去路,人世间好像到了尽头。再仔细一看,山有一小口,钻进洞内,刚刚能通过一个人,走数十步,忽然开朗起来。作者所写的溪流、桃林、芳草、落花、高山、洞口,是一个无人区,十分洁净、清新、美好,它隔断了现实社会喧嚣污秽的生活,为桃源的隐蔽幽深作了过渡性的描写;同时,为读者进入桃源境内造成心理上的准备,不致使人感到突兀。

在进入桃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辽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纵横的田间小道,美好的池塘,垂阴的桑竹;然后再写桃源人民的服饰、劳动、情操、意趣。从远到近,从田间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同时,作者以曲折的手法写出渔人的行进过程,一会儿水路,坐船逆水;一会儿山路,钻洞爬山。当乘船沿溪走得忘了远近时,作者用“忽逢桃花林”一转,就把读者带到一个美丽静谧的桃花仙境;再当渔人钻进漆黑狭窄的洞内,感到绝望疑惧时,作者以“豁然开朗”的神来之笔,又把你带到一个开阔、恬静、优美的田园乐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而变:当你进入桃花林时,它使你“喜”;当你走到水穷路绝的隘口时,它使你“疑”;当你钻入桃源见到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之国时,它使你“惊”;当你再想去寻访这个境界时,它使你“迷”。这一喜、一疑、一惊、一迷的种种复杂情感变化,正是作品所产生的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力量。

(《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版,作者:苏者聪)

2.《桃花源记》的寓言式解读

《桃花源记》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最为世人传诵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他晚年根据其家乡江州一代人民,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境界方面的思想材料,以及自己多年的乡居生活经验,加以想像、虚构而成。文中通过渔人访游桃花源经历的记叙,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处处充满欢乐气氛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是作者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权威的一种解读,我以为这篇作品不仅描绘了“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它还有相当深刻的寓意。

在这篇文章中,渔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既是桃花源的游历者,又是桃花源故事的第一叙述者。作者巧妙地借助渔人的行踪。将庸常污浊的现实生活与超凡脱俗的理想世界沟通起来,渔人是惟一到过桃花源的现实中人,要想证明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首先就要证明渔人存在的真实性,然而作者对渔人的介绍甚为暧昧,虽然告诉读者渔人游历桃花源的时间是“晋太元中”,却又不指明具体年月;虽指明渔人所在的郡县是“武陵”,却又不告诉读者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作者的闪烁其辞表明了他极为矛盾的心态。他既想让人相信实有其事,又惟恐他人知道太多而步渔人后尘。为了劝戒好事之徒不要前往探寻桃花源,作者在文中给出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渔人再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二是南阳刘子骥,“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

渔人再往,尽管“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究思原因,应是对渔人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惩罚。桃源中人对渔人是热情坦诚而又友好的,家家好酒好菜热情款待,让一向为生计犯愁的渔人,好好享受了一回酒食无忧的快乐生活。临别时,他们对渔人并未提太高的要求,只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他们认为并相信渔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诚信相比,渔人无疑是浅薄而功利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此不讲信用,背信弃义的渔人,当然是不可能再找到桃花源的了,这是渔人应得的教训,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渔人的批判态度。渔人的奇遇是作者所向往的,但渔人的言行却让作者陷入深深的忧虑。污浊的尘世可否还有值得信赖的高洁之士?像刘子骥这样的“高尚士”,其动机就不值得怀疑?作者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让刘子骥有去的计划,一方面又让计划无果而终。作者的矛盾源于对污浊现实的不信任。作为一个可以缓解精神苦闷、忘却尘世烦恼的世外桃源,作者不愿让任何“外人”去破坏。因为桃花源不管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都是作者心中的真实。文章以刘子骥的传说作结,并非是为了借助历史上的实有其人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而是突出了作者对刘子骥这样的所谓高尚人士的质疑,从而将文章的中心转移到对渔人人品的否定来表明作者对渔人的批判立场,以达到劝戒世人的作用。渔人因为不守信用,所以应该得到教训。其寓意不言自明:为人要重承诺、守信义,否则必遭惩罚。

(《名作欣赏》.2.有删节,作者:李相银)

四、时文超市

渔人说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这天,他糊里糊涂闯进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村中立刻鸡飞狗跳,男女老少纷纷跑过来看他这个陌生人。

他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村庄,一切人造的东西都和外面不同,居民像是戏里画的人物,似真似幻。

他说,在居民眼中,他也是个异类,居民显然有些惊谎,又不免好奇。

幸而语言可以相通,经过交谈,彼此知道双方都没有恶意,于是一位老者出面邀渔人到舍中做客。

老者一路不住地打量渔人的下身。老人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才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定居。老人坐在席上,一再看渔人的腿,几番欲言又止,使渔人忽然局促不安起来。

终于老者忍不住了,他指指渔人的腿部:“老弟,你下身穿的这个……是什么?”

“是裤子呀!”渔人莫名其妙。

老人反复看那条裤子,啧啧称赞。他要求村中的女人赶紧缝制,全村人都穿裤子。

渔人想知道全村究竟有多少人口。老者感伤起来,人口本来很多,前年流行了一场伤寒……

伤寒很要命,有张方子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汉朝?你说汉朝?现在不是秦朝是汉朝了吗?

不是秦朝,也不是汉朝,现在是晋朝。

可叹始皇帝“万世一系”的计划也是一场春梦,当初又何苦焚书坑儒偶语弃市。不过改朝换代的时候百姓要遭一次浩劫,感谢祖宗,他们都侥幸躲过了。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他们现在更不喜欢外面的世界,再三叮咛渔人不要说出他们居住的地方来。

可是渔人哪能忍住不说呢,渔人回家,一路述说他的奇遇。整个武陵传遍了,连南阳的刘子骥都听说了,郡太守也得到报告。

太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这么多人躲着不纳粮,岂有此理!万一有一天他们想造反呢?

刘子骥去见太守:“我派人到那地方去开一家商店专卖裤子,我的人可以做太守的耳目。”

有个落拓士子去见刘子骥:“我在你的店门口摆个摊子说书好不好?专说两汉王国,顺便给你的商店做广告。”

这些人在太守支持下组织探险队,由渔人做向导,去寻那一片世外的人间,他们“缘溪行……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可是入山的孔道却再也找不到了。

渔人急得满头大汗。然后,刘子骥等人也都疲惫不堪,彼此一商量,认定大家上了渔人的当,渔人所谓奇遇,根本是吹牛说谎。

渔人也惶惑不已:我究竟是迷了路,还是做了个梦,还是因课税太重而生的幻觉神游?

这事的结局是,渔人在太守那儿挨了五十大板,罪名是造谣生事。

(选自《千手捕蝶》,作者:王鼎钧)

提示:本文是一篇戏说《桃花源记》的文章。渔人的诚信已丧失殆尽,他背弃诺言,结果得到应有的惩罚。文章告诉我们,诚信不可弃!

篇4:《桃花源记》(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桃花源记》(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学案设计)

课 题:《桃花源记》

课  型:新  授

主备人:孙永军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点:

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教学教程: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谥(shì)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mò)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有大济苍生之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jī)。当时社会**不安,他壮志难酬,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juàn)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xī)辞》《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zhuàn)》等。

二、导入新课

三、初读课文。

1、读课文,把握读音(在句中标出读音)。

2、指名读课文。

①学生纠正。

②标注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诣太守   刘子骥

3、听读课文

①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

②听录音。

③学生自由揣摩朗读。

四、译读课文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共同完成)。

2、出示重点词语、句子。

(1)解释词语:

①甚异之        ②悉如外人       ③桑竹之属

④处处志之      ⑤便扶向路       ⑥便要还家

⑦缘溪行        ⑧妻子           ⑨无论

⑩交通          ⑾绝境

(2)翻译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部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思读课文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环境美和人物美的句子。

2、作者把桃花源描写的如此美伦美幻的用意是什么?(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

3、桃花源的生活在当时能否实现,试说出你的理由。

4、你向往这种生活吗?为什么?

六、类文欣赏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t,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七、背读课文:

学生以自己喜欢方式,背诵自已喜欢的句段。

八、学生小结。

孙永军

篇5:《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点: 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教学教程: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谥(shì)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mò)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有大济苍生之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jī)。当时社会**不安,他壮志难酬,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juàn)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xī)辞》《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zhuàn)》等。 二、导入新课 三、初读课文。 1、读课文,把握读音(在句中标出读音)。 2、指名读课文。 ①学生纠正。 ②标注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诣太守   刘子骥 3、听读课文 ①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 ②听录音。 ③学生自由揣摩朗读。 四、译读课文 1、结合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共同完成)。 2、出示重点词语、句子。 (1)解释词语: ①甚异之        ②悉如外人       ③桑竹之属     ④处处志之      ⑤便扶向路       ⑥便要还家    ⑦缘溪行        ⑧妻子           ⑨无论 ⑩交通          ⑾绝境   (2)翻译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部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思读课文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环境美和人物美的句子。 2、作者把桃花源描写的如此美伦美幻的用意是什么?(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 3、桃花源的生活在当时能否实现,试说出你的理由。 4、你向往这种生活吗?为什么? 六、类文欣赏   《桃源行》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t,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七、背读课文:    学生以自己喜欢方式,背诵自已喜欢的句段。

官良生

篇6:海燕(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海燕(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第一课  海  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象征的手法,学会带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想像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恶劣的环境中勇敢乐观的形象;积累品味语言。

2、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托义于物的散文诗,学习本文以朗读训练为主,内容的挖掘是在朗读的基础上想像、思索,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朗读;重点研读、合作探究,渗入感情美读,从而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渗入的感情,从海燕勇敢乐观的形象中发掘这篇散文诗的深刻思想,增强学生面对逆境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恶劣环境的烘托,其他海鸟的对比,海燕自身形象的重笔描写,从而把海燕的勇敢乐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学习、揣摩、积累诗的语言。

2、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语言渗透了不同的`情感;在美读中思索文章的主题。

教学设想:

1、通过讲解写作背景和当时的革命形式,明确海燕的象征意义;通过朗读、诵读、美读相结合,感悟人数逆境中的选择,激发学生热爱多味的生活。

2、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海燕的形象。

课前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争情况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发表情况。(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整体感知:读海燕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联系旧知,初步熟悉作者的情况。

学生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大家会领略到别样的

补充与创新

风味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

指导学生朗读,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节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参与评议。

3、问题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海燕,要求尽可能说得完整。

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4、组织交流评价

二、局部精读,找海燕

1、问题设计:

(1)文章为海燕的出现设置了怎样的环境,你能分别用三个短语概括吗?(2)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环境?

学生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理清三幅画面,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思考环境描写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2、问题设计:(3)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怎样?

圈点勾画描写海燕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字、词、句进行赏析。

3、组织交流评价

海燕在飞翔、海燕在叫喊、海燕在大笑

课后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同题材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说出对比衬托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通过朗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和炽烈的战斗情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读课文, 说海燕

补充与创新

1、复习导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问题设计:

(1)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大海的主角,那么,海面上还有其他海鸟吗?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海鸟?

(2)看到海燕搏击风浪,你会联想到什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勇敢乐观,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形象?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3、教师引导讨论,指导学生阅读页下注释(1),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象征”这一名词,并由学生最后归纳出文中各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

听讲、介绍写作背景,归纳各事物的象征意义。

二、质疑解难,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提出课堂上仍未解决的问题。

质疑、交流、解答。

2、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青松--   鲜花--

三、再读课文,提升水平

组织开展小小朗诵会,看一看谁读的更有感情。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2、请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写一个作文小片断。

教学反思

桃李蹊

篇7:观潮(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观潮(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知识方面〗

1、记重点字词;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3、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方面〗

1、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探究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探究难点:

策略与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分析 。

学时安排:

两课时

学法点拨:

本文在不长的篇幅里,用了简练的笔触,却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观潮长卷,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情。

这幅长卷极有层次。首先描绘钱塘江涨潮的宏大气魄,接着叙述水军演练的各种阵势,再次记述吴中健儿的高超水技,最后又把观潮的盛况展现给读者。就这样,由远处到眼前,由涨潮到观潮,层层写来,历历在目,真是一次绘声绘色的现场报道。

这幅长卷又刻画得极为形象生动。写潮水,大笔挥洒;写人物,工笔细绘。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叙述,随处可见的对比、衬托,丰富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印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创设问题空间,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泼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去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中国,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兴趣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生动鲜明的教学情境,多种激励的机制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而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即教师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激疑性、探究性、迁移性、发散性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境界,更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或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为“自主探索学习”作充分的心理与智能准备。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

探究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导入(小四号宋体加粗)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一) 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

周密(1232~1298),字草窗、萍洲,又号四水潜夫,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相继谢世后,“历下周密”却以他的清丽词作尽洗靡音,成为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周密祖籍济南历城。靖康之难后,举家迁往江南,流寓湖州。1232年,他出生于父亲周晋任县令的富春县署斋中。周家是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门香。周晋工词,常与名流酬唱答对。周密幼年耳濡目染,饱受陶冶。青年时就参加父辈师友们的唱和,虽年少而笔力不弱,渐渐“才情诣力,色夕绝人。”能诗,善工词,书学欧柳,善画梅竹兰石。周密的词词句精巧,清新秀丽,读来令人赏心悦目。周密虽生于南方,但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并常以“历下周密”,“齐人”,“华不注人”署名。入元以后,他弃官归隐,更增添了怀念故乡的悲伤,常以诗词来表现自己的离愁别恨。周密在隐居期间,曾以保存宋代史料为己任,著录了《齐东野语》、《武林归事》等笔记,还保存了一批宋朝文学、文物资料。他所选的《绝妙好词》辑132家的作品,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词人作品,靠这个选本流传下来。

2、注音:

雷霆(tíng) 书斋(zhāi) 艨(méng) 艟(chōng)

履历(lǚ) 倏(shū) 焚(fén) 舸(gě)

泅渡(qiú) 僦(jiù) 仞(rèn) 罗绮(qǐ)穹(qióng) 溯(sù)

3、解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发、起)

既而渐近(不久)

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穷尽)

乘骑弄旗(舞动)

标枪舞刀(举、树立)

如履平地(踩)

倏尔黄烟四起(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微、一点)

一舸无迹(船)

随波而逝(去)

溯迎而上(逆流)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时现时隐)

虽席地不容闲(即使)

4、词类活用:

皆披发文身(动词,刺花纹

乘骑弄旗(名词,马)

(二)、我的疑问

二、 学习--探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 . 学习第一段。

方法:默读。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2.   学习第二段,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明确: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亮点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古人又称浙江大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夸张说法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句用渲染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提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古人称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符合实际,不是夸张,因为这一奇观举世无双。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强大阻力,潮头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推波,浪迭浪,潮水自然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汹涌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以上,潮差可达10米。其三,大潮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钱塘江大潮主要是由海潮倒灌引起的,所以,它也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当它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沐日。“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文章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 “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手法,请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女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4)、写作贵奇,奇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满足其好奇心。《观潮》“奇”在何处?

文章以奇取胜,主要是形奇、神奇、意思奇、文字也奇。作者写江潮涌动时,抓住了形、色、声、力四个特点;写水军演习则主要表现他们武艺高强和动作迅速;写弄潮儿踏潮走浪彩旗不湿,奇在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至于写观潮场面,侧重写观潮人多得出奇。

(  5)、《观潮》既描绘了一幅风景画,又描绘了一幅风俗画。找出与其对应的段落。

第1、2段描绘的是风景画;第3、4段描绘的是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增添了人文内涵和民族特色。

三、 巩固--拓展  (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一)知识在身边

1、读第1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描绘钱塘潮之“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描绘钱塘潮之“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描绘钱塘潮之“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参加演习船舰之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写水兵演练技艺之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写双方演习作战之激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写演习声势之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重点在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主次分明。

4、“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请在本文中画出与这两句诗描写相一致的语句。

答案:1、① 仅如银线

②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④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2、①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②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④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⑤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3、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 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

4、“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二)牛刀小试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① 艨艟( )  ② 倏尔(

③ 则一舸无迹( ) ④ 僦赁看幕( )

⑤ 溯迎而上( ) ⑥ 珠翠罗绮溢目( )

⑦ 吴儿善泅者数百( ) ⑧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2、请告诉我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加油啊!)

①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  ② 方其远出海门( )

③ 海涌银为郭( )    ④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⑤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⑥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⑦ 天下之伟观也( )  ⑧ 刚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参考答案】

一、① méng chōng ② shū ③ 括 ④ jiù lìn ⑤ sù

⑥ qǐ  ⑦ qiú  ⑧ qióng

二、① 农历每月十六 ② 当……时 ③ 外城 ④ 做动词,穷尽

⑤ 鲸鱼出没之波,指巨浪 ⑥ 水边 ⑦ 景象 ⑧ 连接着天

(三)决胜中考

阅读《观潮》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四、 智者之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的阅读体会:

3.我对母爱的认识:

五、识海泛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钱王射潮的传说

钱塘江的潮水从来就是很大的,潮头既高,潮水冲击的力量又猛,因此钱塘江两岸的堤坝,总是这边才修好,那边又被冲坍了。真是“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呵!那时候,潮水给人民带来的灾害,从这句话里也就可以想见了。

到唐末五代辰光,有个吴越王,名叫钱缪,勇猛无比,当时一般人都称他为“钱王”。

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各种事情都感到不寒而栗容易办,就是这道钱塘江的海堤修不好,潮水一下子冲击过来,又把海堤冲坍了;潮水一天一夜两次,叫人简直没有法子能把海堤修筑起来,可是钱王又催着要修。钱王手下的人很着急,都怕修不好,钱王发脾气,可要修好它,难哩!大家一商量,没法子,只好老老实实地报告钱王道:

“大王,这海堤还是不修吧,总不会修好的。因为钱塘江里面有个潮神在跟我们作对,一等到我们把海堤修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兴风作浪,鼓起潮头,把我们的海堤给冲坍啦。”

钱王听了满肚火,气得胡子一根根直竖起来,眼睛瞪得象铜铃,厉声喝道:“吠!你们这批没用场的家伙!为什么不把那个潮神拖上来给宰了?”

手下人慌忙说道:“这不能够,这不能够,他是个潮神,在海水里面,跟龙王住在一起的哩!我们没法去找他。何况他来的时候,是随着潮水翻滚,都在潮头的海水里面;我们凡人,既看不到,更没法子捉拿他。人们就是趁着铁打的船去寻找,只要一碰到潮头,也会给吞没了的。”

钱王听了,两眼火星直冒,大吼道:“呸!难道就让这个小小的潮神来胡作非为吗?不行!”手下人没一个敢吭声。钱王朝他们望望,知道这低头弯腰的臣人,没能为了。想了一想,说道:“好,让我自己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这一天,给我聚集上一万名纠正箭手箭手到江边,我倒要去见见这个潮神!”

你道钱王为什么一定选八月十八这一天呢?原来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这一天潮头最高,水势更是排山倒海凶猛无比,而且潮神会在这一天,骑着白马跑在潮头上面的。

八月十八日到了,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钱王一早就到台上观看动静,等待潮神到来。可是从当地挑选出来的一万名精锐的弓箭手,却陆陆续续地一下到不齐,钱王见了嫌慢,就喝令他们心须立郎聚齐到江边,排列好阵势。

这时有个将官,走上前来跪下禀道“大王!弓箭手跑向江边来时,要经过一座宝石山,这个地方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走过,何况过山又得爬上爬下的,因此来得慢了。

钱王听了,喝道:“呀呸,这样岂不要耽误了除灭潮神的大事么!”

钱王立刻跳上千里驹,飞也似地来到了宝石山前,一看,果然如此。他连忙跑到山巅上面向四面了望一下,只见这山的南半边有条裂缝。于是他坐了下来,把两只脚踩在山的裂缝处,用力一蹬,哈!这山竟然给他一下蹬了开来,中间出现了一条宽宽的道路。那些将士见了,人人喝彩,个个欢呼!没多久,全部弓箭手就通过这条大路,到江边聚齐了。从此,这儿就坝叫做“蹬开岭”。那钱王一双硕大无比的大脚印子,直到今天,还深深地陷在石墙上面哩。

钱王又飞快地骑着马到处巡视了一番,等他再到江边大王台上的时候,一万名精兵早就排好了阵势,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弓箭,望着江水。钱江沿岸的百姓,受尽了潮水灾害,修堤治水,哪个不欢喜,谁人不尽力!如今听说钱王射潮神,都争着来观战助威,真是家家闭户,人人出动,几十里路长的江岸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钱王见了这般声势,更力加胆壮起来,忙叫人拿来了纸笔,写了两句诗道:

“为报潮神并水府,钱塘且借与钱城。”

马上把诗丢进江水里去,大声叱道:“喂,潮神听了!如果你答应了,就不许把潮水涌来!假如你潮水仍然要来,那就不要怪我手下无情啦!”岸上的百姓以及弓箭手听到,都欢呼起来,那声音象雷吼一样;大家脚蹬起来,地下都摇摇晃晃地震动了,每一个人神色紧张地对着江水,观看动静。可是潮神并没有理睬钱王的告诫,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飞疾滚来,愈来愈快,愈来愈猛,等到近旁时,就象爆炸了的冰山,倾覆了的雪堆似地奔腾翻卷,直向大王台冲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喝令:“放箭!”话音一落,他抢先就“唆”的一箭射了出去。

这时,只见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百姓们都跺脚拍掌,大声呐喊助威。一万支箭射了,又是一万支箭;一万支箭射了,又是一万支箭;“唆唆唆”,霎时射出了三方支箭,竟逼得那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钱王又下令:“追射!”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因此,直到今天,潮水一到六和塔旁边就快没有了;而在六和塔前面,江水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象个“之”字,后来人们又叫这个地方为“之江”。

从这个时候起,海堤才得造成。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这次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王堤”。也有因为钱王打败潮神,才建起了塘,就把这堤叫做“钱塘”的。

2.钱江涌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张雨

篇8: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篇9: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辨别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2、理解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区别。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舍”“扶”“寻”“为”等词的不同含义;“鲜美”“妻子”“绝境”“无论”等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2、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难点:对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和他的“桃花源”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垂髫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诣太守邑人刘子骥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妻子交通无论绝境鲜美

3、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①画出不懂的词语,查找工具书解决;

②画出表示渔人行踪的词语。

4、梳理文章结构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3、了解内容

再读课文,找出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生活情况、社会风尚的语句,思考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时空连线

【学生活动】小组一名成员扮作电视节目主持人,教室就是桃花源,其余学生都是桃花源的村民,进入“时空连线”节目。

(1)现场采访村民1.请问:

您在这里生活多长时间了?

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现场采访村中年纪最大的长者(村民)2.请问:

您老高寿?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

(3)现场采访一位“大姐”(村民)3.请问:

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现场采访最不爱说话的人(村民)4.请问:

您愿意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吗?

您想不想出去?

(5)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2、探究考证

(1)请同学们查一查词典,看看“探究”“考证”是什么意思?

(2)要考证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同学们有哪些方法?请大家用在这节课上能用到的方法,考证问题,得出结论。

(3)请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小结

四、板书设计

篇10:《桃花源记》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校:南门中学

科目:语文 年级:初二 时间:、10、20 授课教师:

参与备课成员:

课题:《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4.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概括各层大意,,积累重点词语。

3、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问题设计 1、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2、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4、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5、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核心语句 1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策略方法 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课前预习1. 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2. 学会利用工具书和课后注解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圈画在书上。

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诵读课文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3、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4、质疑解难

5、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分配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快) 自主合作

探究问题

(慢) 互动展示

解决问题

(透) 当堂训练

巩固问题

(精) 巡视指导

激励启发

检查预习情况,诵读课文 演示

ppt 1、读准重点字音。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学生

自由发言、朗读课文

观看

ppt课件 学生通过听发言、观看课件加深预习内容的印象,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通过学习加深印象,掌握必要的文体常识,纠正误读字音。

订正朗读节奏,训练古文诵读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和查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的读书习惯。

教师点拨朗读方法,具体就课文指导朗读。 10

钟 培养

自学习惯和朗读能力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2、译文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章意思。 辅导基础差的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章意思。 教师点拨古文翻译方法 18

钟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理清思路和线索。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师点拨学生,先写后说,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指导交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10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质疑解难

见问题设计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理解。 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加深对课文理解。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发言。 5

钟 锻炼思维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

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掌握文章主旨。 2

钟 领悟主旨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桃      发现桃花源:    景色优美               向往

环境良好               和平

花      进入桃花源:    生活安定               安宁

民风淳朴               反对

源      离开桃花源:  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战争

剥削

记            似有似无                      理想社会

课后反思

余龙翔

篇11:苏州园林(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3、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本课新词,并能掌握和运用。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艺术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说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照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请您欣赏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

[展示课件(一)1、2] [展示课件(一)3--8]

2、作者及相关资料简介。

(1)简介叶圣陶;[展示课件(二)] [展示课件(三)]

(2)导语设计:

叶圣陶是苏州人,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苏州。当年课余时间他常和同窗好友游园林,赏美景,他与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们跟随叶老的笔迹,一起去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播放录音。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3、用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4、朗读课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课文内容研讨

1 、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课文第 2 自然段中的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这四个方面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用文中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

(1)生互相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3)多媒体课件展示。

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4、文章采用了那种说明顺序?

四、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用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简要说明。

五、研讨探究

1、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即“寄托深切的怀念”,你从文中亦没有体会到这种感情,请找出来作简单的评议。

2、根据本文所学的知识,请你对本校的建筑布局等做些评价或提出建议。

六、欣赏音乐图片

篇12:人琴俱亡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琴俱亡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2、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3、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扫除字音障碍,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课时数:一课时3、教法:引导、点拨,给以适时地帮助。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  新课1、音乐缓起,播放中国古曲《高山流水》。伴随着音乐询问学生关于这首古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2、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谈起,回忆前面的父爱,导入今天的手足之情

板书:人琴俱亡二、落实常规 展示预习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2、检查朗读情况,结合朗读正音。读后由学生评议,并在评议中进一步朗读。(主要从音量、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评价。)三、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1、让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不会的词、句圈出来,以备小组合作讨论。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以适时地帮助。共性问题,在全班内交流。3、检查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落实情况(投影)。4、教师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或翻译课文。四、研读课文 体会感情学生齐读课文,然后思考: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你理解“人琴俱亡”的含义了吗?2、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3、探究、交流,教师板书。五、作业 布置: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把课文编写成“课本剧”,并且表演。

板书:俱病笃 子敬先亡人亡问左右 奔丧不哭人琴俱亡 手足情深取琴弹 不调掷地琴亡恸绝久 月余亦卒

篇13:《错过》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错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错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3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探究讨论点拨法 2.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2、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

(二)简介作者: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刘心武对编辑,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三)学情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贻误(yí)   憬悟(jǐng) 渊薮(sǒu)斑斓  (lán ) 颟顸  (mān hān)

咀嚼(jǔ  jué)   情愫(sù) 滞涩(zhì     )惆怅(chóu chàng)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绝对不会出差错。                    (万无一失)

(2)、比喻生活的灿烂多彩,意味深远。      (斑斓多味)

(3)、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      (一念之差)

(4)、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失之交臂)

(5)、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力挽狂澜)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1).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真不少。第1段,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第2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所举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所以具有典型性。

(2). 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3)三. 解决问题: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习惯p品味)

(4)总结全文: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不能错过

2、作者如何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

第3段是一个疑问句,第4段是个反问句,在文中紧相连用,后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前面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的希望,语意明确肯定。第5段是正面回答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的问题。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常态“,人有”错过“,不值得大惊小怪。第6段,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没错过“与”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它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作者在这里用”存活“而不用”生活“,存活是生存的意思,多指生命受到威胁后生存下来。第6段不仅小结第二部分,又引出第三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合作交流:

1、文章开头用对话的口吻,说过去一年,又错过许多,并在第2自然段用一个长句举例说明“错过”的事真不少,那么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得失本是“人生的常态”,人有“错过”,不值得大惊小怪。

2、作者在文中分析了哪几种“错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正确对待“错过”?

两种:一种是暂时的错过,还有机会再次相遇;一种是永远的错过,时不复返,机不再来。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即对待错过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懊悔和失望,要能从错过中汲取教训,为今后的人生积累经验。

五、明辨是非:请判断下面的例子,哪个是“错过”,哪个是“过错”,为什么?

例一:在考试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害怕考试不过关,心想:就抄抄书吧,反正老师发现不了。于是拿出了参考书, 可当他正抄得津津有味时,没想到 却被 老师发现了, 受到学校公开批评。

例二:曾经有一个英语短文翻译的比赛,我英语很好,然而汉语作文不太好,几经犹豫,我仍没有勇气把自己的稿件投出去。然而,班里一位和我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投稿并得了奖,我后悔莫及。

3、为什么要“习惯”和“品味”错过?试结合阅读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1)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如何对待错过。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所以必须“习惯”错过;(2)错过自有意义,人“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富的情愫。”“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产生“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所以必须“品味”错过。

六.合作探究:

文中说“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乎过错”句中的“错过”与“过错”是逆序词,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请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过错”或“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到了什么?试说给大家听听。

七、赏析品味: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品评。

要求:1、想一想你所品评的这一段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找出你所品评段落中用的较为准确、精炼、生动的字、词、句进行评价、分析。

3、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品评的段落,使大家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观点。

(1)、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生活。

“抓住”“溜走”两两对照,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没错过”与“错过”的常见性。作者以“人生的经纬线”这个比喻来进一步说明“没错过”与“错过”的屡见不鲜,并把“经纬线”拟人化,说它“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2)、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的阶段性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最关键最美好的。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3)、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作者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八、各抒己见:

小东在上初二以前,一直担任班干部。升入初二以后,班上进行班干部竞选,小东听说初二学习很紧张,当班干部影响学习,于是没有参加报名。事后,他看到班干部们工作得很顺心,学习也没有受到影响,面对这次“错过”,他很后悔。 如果你是小东的好朋友,你打算怎样开导他呢?

九、小结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错过,曾使我们深深的懊悔;错过,曾带给我们沮丧。可是人生怎会万无一失,错过也是人生的常态。错过,让我们在懊悔中醒悟;错过,让我们在沮丧中奋起。错过之后我们不再错过,我们珍惜现在,我们创造未来,作家刘心武说过:“错过,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的格外明艳”。

篇14:《蜡烛》教学设计(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情感朗读,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南斯拉夫母亲崇高的精神品质

3. 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学习的重难点

1. 重点:分析人物细节,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和品质。

2. 难点:“蜡烛”的特殊含义

三、学习准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读音和意思。

2.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启发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读人物。

1.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并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读相关语段。

2.探究老妇人的形象。

ⅰ动作描写 ①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② 学生自己找一句或两句进行赏析③

ⅱ心理揣摩 ① 幻灯片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揣摩 ② 全班交流。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ⅲ环境描写 ① 找到相应的环境描写,理解体会作用。② 播放相关影片

(三)深入研究 ,理解主题。

1.思考:课题可以改成“老妇人”吗?为什么?

2.出示文章最后一段,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3.升华主题:呼唤和平,珍惜和平。

(四)自主质疑

1.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2.互动释疑

(五)推荐茹志娟的《百合花》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读后感

篇15:苏州园林(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俗话有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个美丽的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建筑,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今天我们虽然不能亲自到苏州园林一睹她的丰采,但我们可以在一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叶圣陶老先生的笔下去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二、检查预习(正音和解词):

轩榭xuānxiè      败笔      丘壑hè      嶙峋línxún      镂空lòu    蔷薇qiáng      别具匠心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三、整体感知

1、了解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明确:①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课文是从四个主要方面、三个次要方面说明了以上特点:

a、四个主要方面: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b、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c、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d、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b、三个次要方面:a、注意图画美  b、注意图案美  c、注意色彩美

3、作者是怎样评价苏州园林的?

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分析课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

①说明结构:总分式

②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体部分:主次顺序)

四、课堂小结

通过叶圣陶先生细致而条理的介绍,同学们对苏州园林的特点应该有了基本了解。下面请用以下句式写出你对苏州园林的印象。

苏州园林美,美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如:叶圣陶简介,苏州园林的特点,课文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等)

二、赏析探究

1、提名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

2、品味课文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二)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示:“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提示:“艺”术强调独创性,无法复制;“技术”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可以模仿和复制。

③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深度。

(“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提示:“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在这里是指虽然有墙壁、廊子隔开,但并没有完全隔离,只是缓冲了视线,景致被逐步展开,显得有层次感。

④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这四个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

提示:不能调换,这些词语与前面的词语搭配合理。

明确:以上例句,都体现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科学性)的特点。

3、作者把苏州园林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恰当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①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通过比较,更能突出苏州园林建筑的独特特点。)

②打比方: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此句子也兼属举例子)

(可以使读者具体形象地感知到苏州园林树木修剪后的美丽特点。)

③引用: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这里引用古诗句,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又富有情趣。)

三、知识迁移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领会到了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提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也可以介绍村庄、街区等,要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篇16:短文(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陋室铭

刘禹锡

一、导入

1、以有关刘禹锡的故事导入。故事如下: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 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一g黄土,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2.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3.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检查预习。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带青:映入。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作者“德馨”表现在何处?怎样表现的?(用文中的话回答)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苔------劳形)此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分析:德在何处:中国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

馨在哪里: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运用比兴手法。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

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还写了什么?

分析: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到陋室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

分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人,以显示自己的“德馨”。因为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原文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分析:调素琴,阅金经。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这里既有正面的描写,又有反面的描写;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正面描写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写实,表现了从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虚写,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8、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分析:高雅  (景、友、趣)

9.提问: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作者自比“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分析: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10、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分析:有远大抱负的人

11、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

分析:托物言志

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其意不言自明。

11.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分析: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胸襟,又以古代圣贤自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2、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这篇“铭”赞美简陋的居室,要表达什么?

分析: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总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六、板书: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   比兴引陋室 --馨             陋室 ---- 德馨 ---- 不陋

对偶   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   对仗夸朋友--雅              自然环境(优美)

实写   对比话生活--静              主人情趣(优雅)         雅致澹泊、豁达乐观

类比   暗含立志向--高              往来客人(脱俗)

引经据典表明态度--乐

七、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1.            2.选用课时优化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题目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而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但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确: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明确: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分析: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隐逸者也)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不是)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贵者也)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明确: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10、在最后三句,作者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朗读是应注意其中的感情,

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陈述句    读平调,重音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疑问句    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叹句    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四、小结

这篇短文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爱莲说

陶渊明

陶渊明          独爱          菊花-- 隐逸者--陶后鲜有闻      正衬             惋惜

世 人       甚爱          牡丹--富贵者--宜乎众矣        反衬             鄙视

予         独爱      莲花--君子者 --同予者何人                      赞美

托物                                                            言志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篇17:雪(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雪(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4.初步了解和掌握散文诗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和揣摩作者对南北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情感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边播放媒体资源中“雪”的视频,一边导入。)

纷纷扬扬的雪总是能带给人清新、浪漫和遐想。那么雪对于鲁迅来说,又有什么特别意义呢?我们一起到他的文章--《雪》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学生思考: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边听泛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整体感知:

问题讨论:“意象”,就是诗词文章所写的“物”与所抒的“情”的相互交融的总和。本文所写的“物”主要有哪些?

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据此将课文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③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

第二部分(④~⑥段),描写朔方的雪。

四、品味探究(一):

(研读第①~③段)

1.问题讨论:江南的雪,我们是最熟悉不过了。鲁迅也是生活在我们浙江的。我们看看在先生笔下,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通过词句体味,讨论明确:江南的雪是美丽(“滋润美艳之至”)、快乐(雪天是孩子们的节日)而富于活力(她,隐约着青春,“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的。但江南的雪也是“短寿”的,好不容易堆起来的雪罗汉,“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而很快归于虚无,让人感到少许失落乃至悲哀。

点拨一:作者在写江南的雪之前,写南国的暖雨,用意是通过其“单调”衬托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欣喜。

点拨二:作者写“雪野中”“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和“雪下面”的杂草以及蜜蜂等,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雪的色彩,营造优美宜人的意境。

点拨三:作者详细描绘孩子们堆雪罗汉的场景,表现了雪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使画面更加富于动感和活力。

2.大声朗读课文第②③段,围绕作者叙事、描写方法交流阅读心得。

要点一:堆雪罗汉的过程,重点体味孩子们的动作和快乐心情。

要点二:雪罗汉“消释”的过程,可通过与上段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体味孩子们此刻的心理感受。

3.问题讨论:在江南的雪这个“物”上,附着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江南的雪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讨论明确:

思想感情:热爱生活、歌颂美好,但又感叹其孱弱。

象征意义:江南的雪象征了美好而又缺少顽强生命力的人和事物。

五、归纳小结:

问题讨论:你认为作者对江南的雪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讨论明确:赞美其美丽、快乐、富于活力,但又感叹其孱弱,缺乏顽强的斗志。

六、课后作业:

江南的雪,作者在赞其美好的同时,又流露出叹惜之情。课后请自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想想作者笔下的朔方的雪有怎样的性格,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篇18:文言文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核舟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或留待串讲时解决。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o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o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讨论: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指导朗诵

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总领全文

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总结全文

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教师总结: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杜甫诗三首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

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 背诵这三首诗。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 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

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

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

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

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

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

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

“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 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石壕吏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疏通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背诵课文。

2、方法:自读--讨论--背诵

3、感受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t(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

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t/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dd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dd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五、佳句运用

本文和《山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4、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二、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4.研习课文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澄清、透明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三、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四、作业

1)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阅读古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自行查阅作者的身世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三.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四.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 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钱江潮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 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 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 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 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四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四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四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四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三、 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四、 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五、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篇19:蜡烛(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九游会网址j9首页)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授课教师:李宏艳 授课时间:10.13

教 学

内 容 3、蜡烛

标 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

课 时

安 排 2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红军战士       体现血肉情深

电子教案(副页)

第    课时数      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学生讲)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后感 单击此处输入教后感

电子教案(副页)

第    课时数      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二、整体感知。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教后感 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篇20:《夏》教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夏》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夏》教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  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 赞美

(五)精读课文:

1.  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  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  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

5.  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请同学说说寓于此段中的感情。

6.  作者为什么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学生总结全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

(七)文章的写作特点:

1.  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对比手法,起什么作用?

2.  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八)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九)布置作业:

你心中的夏是怎样的?

①学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写成习作《我心中的夏》。

③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