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心得(锦集18篇)-九游会网址j9

2024-05-08 07:50:54 数学教学心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希望您能喜欢!感谢网友“精英”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与“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心得”相关的素材。

篇1: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推荐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活动方案 推荐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参加工作一年多,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但凡书写工整规范、格式设计合理美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不仅优异,而且稳定。

在数学学习上,有了好的书写习惯,还可以提高他计算的准确率,起到稳中求实的作用。于是针对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我做了一些实验,从中收获一些做法。

一、高标准、细指导。

教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标准,当然越高越好。书写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天赋,书写只要肯下苦功夫、硬功夫,整洁美观的标准就不会遥不可及。我与我的学生共同制定了两条标准。

(一):数字与符号的书写要美观大方。

(二):书写的格式要细致指导。

一本美观的作业,除了标准规范的数字外,格式设计也很重要。学生开始学习用竖式计算,我要求数字要书写大方,列竖式时数字间要留有一个数字的位置,等号要用格尺,横式要在每个格开始空两个数字的位置书写,竖式要选择格的中间完成。书写的要求讲清后,学生试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写不好再写,直到写好了为止。针对学生错题,我要求学生保留错误原样,在该页后面重新演算,目的有二:一是保持卷面工整,减少勾抹,二是学生可以将正确与错误的演算加以对比,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错误所在,从而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点。在我这样细致的要求下,学生的书写渐渐形成了定式,对待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策略,书写不仅规范,还很清晰、大方。

二、贵在持之以恒。

(一)恒指导。

刚刚提到,老师的高标准就是学生的高标准。那么此时,老师的坚持就是学生的坚持。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要有要求,书写不好或者格式不规范的要重写。

(二)恒评价。

1、三个“及时”与全面评价结合。

老师批得及时,学生改得及时,知识才会落实的扎实稳妥。教师评价得及时,更会激发学生写好下一次作业的愿望。

2、评价与鼓励结合。

常规的做法学生有时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除了坚持,还需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定期对写的较好的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即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收益终生,由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

篇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参加工作一年多,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但凡书写工整规范、格式设计合理美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不仅优异,而且稳定。

在数学学习上,有了好的书写习惯,还可以提高他计算的准确率,起到稳中求实的作用。于是针对学生的数学书写习惯的培养,我做了一些实验,从中收获一些做法。

一、高标准、细指导。

教师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标准,当然越高越好。书写不同于其他能力需要天赋,书写只要肯下苦功夫、硬功夫,整洁美观的标准就不会遥不可及。我与我的`学生共同制定了两条标准。

(一):数字与符号的书写要美观大方。

(二):书写的格式要细致指导。

一本美观的作业,除了标准规范的数字外,格式设计也很重要。学生开始学习用竖式计算,我要求数字要书写大方,列竖式时数字间要留有一个数字的位置,等号要用格尺,横式要在每个格开始空两个数字的位置书写,竖式要选择格的中间完成。书写的要求讲清后,学生试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写不好再写,直到写好了为止。针对学生错题,我要求学生保留错误原样,在该页后面重新演算,目的有二:一是保持卷面工整,减少勾抹,二是学生可以将正确与错误的演算加以对比,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到错误所在,从而更扎实的掌握新知识点。在我这样细致的要求下,学生的书写渐渐形成了定式,对待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策略,书写不仅规范,还很清晰、大方。

二、贵在持之以恒。

(一)恒指导。

刚刚提到,老师的高标准就是学生的高标准。那么此时,老师的坚持就是学生的坚持。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要有要求,书写不好或者格式不规范的要重写。

(二)恒评价。

1、三个“及时”与全面评价结合。

老师批得及时,学生改得及时,知识才会落实的扎实稳妥。教师评价得及时,更会激发学生写好下一次作业的愿望。

2、评价与鼓励结合。

常规的做法学生有时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除了坚持,还需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定期对写的较好的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即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收益终生,由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

篇3: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推荐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 推荐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换而言之,一个背离了“主动学习原则”的学生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这就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家长的期望。所以,他们的学习依赖于家长的外在压力和监督,自己彻底放弃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就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㈠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抽象的数学同文学艺术一样,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用于生活。我们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进行了这样的一番谈话: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人佩服,我班又有那些同学爱好体育运动呢?说说你爱好那些项目?怎样知道班内爱好哪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引导学生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把学生带到生活中,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㈡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参与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例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袋1000克的盐或其它物品,让他们用手掂一掂,拎一拎,感觉一下1000克的重量,再让学生把盐放到台秤上称一称,然后再请学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大米等),猜一猜多少只苹果重一千克,多少只香蕉重一千克等等,再放到台秤上称一称。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1千克到底有多重。又如,在学习“可能性”时,在三个口袋里分别放了“红球”、“绿球和黄球”、“红球和黄球”,让学生从不同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讨论“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吗?”从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些操作实践活动同学生的生活和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体验相关的数学知识,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又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㈢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孔子也曾有过如此教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一课时,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摸分别装有不同个数红球的三个袋子,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摸的最多。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争议,争什么呢?不公平呀,红球个数不等呀,继而引出下面的问题,要想公平应该怎么办?而我们从这些矛盾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角色,这样的课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轻松舒畅的心态,得到充分的自主自由,学习本身也成了一种休闲。然而在休闲时学生又能保持一种追求、探索的信念,,使学习、研究的兴趣得以延伸。

篇4: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写好字习惯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学生书写规范

语文课讲究写好字,数学写好字同样重要,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更多的是体现在数学算式和数学逻辑的书写上。在课堂上我仔细雕琢,很细心的去抓细节,在黑板上亲自把一下东西书写的很规范。像每辆小车乘4人,六两这样的小车能一次把他们送去吗?一共有25名游客去博物馆。书写应该是4乘6等于24(人),24小于25,所以不行,三句话一句都不能少。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主要是从一下来对学生要求:

1、从小演草做起,每次就写几个题,但是格式和字体一定要工整,虽然每周做一次,但是他们也会慢慢养成习惯。

2、重做课本上的题(作业)做课后的题,虽然就是几个算式,但是让他们写出根据来,学生能很好的去书写和掌握。

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通过家长会这个平台的作用,形成家长签字的好习惯,作业自然而然的会好很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提高。

2、作业少布置,对题目有选择性,在课堂上能够完成一些,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小组长,学生之间相互管理,他们之间可能更熟悉,一些东西比我们老师可能会更好。

篇5: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推荐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 推荐度: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培养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教育和训练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又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就具备了三个特性:一是稳定性,二是养成型,三是长效型。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会做人的道德习惯,学会学习的学习习惯,学会生活的吃饭、睡觉、卫生、锻炼、劳动习惯。人的年龄越小,习惯养成越重要。

1.学会做人

孔子教育弟子,讲的最多的是“君子之道”,即怎样做人,是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善恶是非的观念,是个人修养的境界。孔子夸奖学生,一定是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事方面有可称道之处。他称赞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是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个人修养,是“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境界。

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做人习惯的关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寄宿制小学,学生在一年级开始,从周一到周五,从每天的晨起到晚睡都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度过,他们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第一句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培养好习惯越早越好,效果越明显。

2.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的习惯很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要求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却不能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学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细节和一点一滴抓起。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听课、书写的习惯,回答问题的声音、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这些细节养成好习惯。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加以引导。孔子对于学习的论述,讲的最多的还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等等。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家校及时联系沟通。老师可以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行为,对学习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及时提醒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老师与家长不断沟通,相互配合,才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吃饭、睡觉、洒扫、卫生、锻炼、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我们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民以食为天”,学会吃饭与节俭的美德有关,与文明礼仪有关,与身体健康有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更应是我们让学生学会的习惯,餐厅内学生用餐,老师不光是维持正常的就餐秩序,还要纠正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剩饭剩菜;其次,如何吃得更加有涵养,如吃饭不大声说话,不把饭菜扔到饭桌上,菜汤溅出碗盘外,不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吃完饭桌长监督碗筷是否清洗干净,放置是否合理,餐桌及其周围地面是否清洁等,这些都是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再次,现代人的疾病基本上与吃有关,如何了解食物的营养,荤素搭配,如何控制饮食的适量,不暴饮暴食,如何注意饮食卫生等,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每个老师用爱心、耐心、诚心、恒心,精心呵护,细心培养。通过老师扎实、细致的教育工作,使每天的每件小事做精彩,每个细节做完美,使他(她)们幼小的心灵每天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篇6:小学英语培养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教学心得

小学英语培养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教学心得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非常贴切。我平时非常注重学生的英语书写习惯。分别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书写习惯。

一、从日常教学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要从初学26个字母抓起,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英语书写习惯。在新授每个规则时都要以书写体来规范学生,学生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次,在书写单词时,师生一起归纳书写策略,正确区分易混淆字母。我们可采取递进式比较法策略:教师要在黑板上示范性书写相似字母,然后让学生观察,说出易混淆字母的不同之处,再进行认读、抄写,最后由教师听写。

再次,在句子书写教学中可实施三段教学。例如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句子书写,容易在句首、句中和句末出错。这时,教师可通过反复练习、使用口诀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句首字母要大写、句中单词要分开、句末要加标点符号。

二、运用激励机制,严格规范各项作业书写,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会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印章加贴画奖励制度,每学期按照贴画数的多少,来评出优秀学生。实践证明,采用一些适当的奖励措施有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三、多种渠道教学拼读规则,提高单词拼写准确率语音意识对学生的读写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教师在日常教学单词时,渗透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学习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如《自然发音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持学生书写的兴趣,可以定期举行各种有关英语书写的活动,让学生间互相交流好的书写方法,相互促进。如优秀作业show、英语书法pk等,既可增强学生书写英语的趣味性,也可加强学生英语书写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篇7: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推荐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 推荐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去年接班一年多的时间,了解到班级学生的情况,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很重要。

一、课前预习习惯

只要上新课前,要求学生先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这样能初步对新知有所了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此外,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对预习好的及时表扬。

二、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审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所以,要加强审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抓住重难点理解题目的良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草稿的习惯

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本或试卷上常常弄得墨迹斑斑、一塌糊涂,涂破、擦破的现象时有发生。故此,要对学生加强作业卫生教育,让学生学会利用草稿本,充分发挥草稿的作用,使学生养成利用草稿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作业清洁、美观,而且能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

四、及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除了主要的学习活动以外,还要进行其他的一系列活动才能满足心理和生理的需要;甚至把其他活动放在了首位,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导致了忘记做作业或赶作业的现象发生。及时完成作业,有利于改掉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的不良习惯,为学生的其他活动挤出时间。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错题当天校正。

书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非是由于不理解知识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造成的,而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清洁或不工整造成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尽量做到以书上的为范例、为标准,对容易书写错的地方,要提出来作特别强调,一定要写好,不能随笔带,否则,会使“0”和“6”相混,“了”和“3”相混等,“要教学生正确使用橡皮,不要一擦就马上写在上面,弄得一塌糊涂,要讲究书写格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篇8:培养学生的认真书写习惯教学心得体会

培养学生的认真书写习惯教学心得体会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期间,若能从小培养他们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但能起到保护儿童视力,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作用,而且还能养成学生认真检查和验算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姿势

(一)、书写时注意的问题。

1、身体坐直,双脚立正放平。

2、眼睛与桌面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市尺。

3、前胸与桌子的边缘相隔一拳。

4、握笔的指尖与笔尖保持一寸。

(二)、书写时如何提醒学生记住“三个一”。

学生书写时,知道要“身体坐直脚放平,一尺,一拳,一寸记心中”,但真正书写起来,往往不太注意,于是我采取了提问法,表扬法,示范法来提醒学生。

1、提问法。当发现学生坐姿、握笔的方式不正确时,我就立刻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一尺、一拳、一寸大约有多长?“一尺大约从手掌指尖到肘关节,一拳大约就是一个拳头的宽度,一寸相当于学生食指指尖到第二个关节的长度。”接着 ,就问学生你们做到了“三个一”吗?这样学生很快就会纠正自已的坐姿或握笔方 式。

2、表扬法。有的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式保持不够,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会及时表扬某一些做得好的'同学,这样,激起他们的竞争性,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也就立刻坐好。

3、示范法。发现学生坐姿不正确时,请坐得好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做示范给同学们看,这样提醒同学们立即坐好,不但表扬了坐得好的同学,而且又鼓励了坐得不好的同学赶快坐好。

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格式的习惯

(一)、讲解法。二年级学生书写作业用的是小练习本,书写格式是整面书写,三年级学生改用了大练习本书写作业,书写格式要求也大不相同,于是在学生初做作业时,我在黑板上画练习本格子,讲解书写排列的要求和书写的格式,久而久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老师布置的书写要求:第一 行写做作业的时间,第二行写题页,用练习本的半面书写,做完一题空一行等要求。

(二)、仿写法。有部分学生在书写作业时,总喜欢空半页不写,到另外一面去写,这样既浪费本子,又影响作业书写的美观。于是,我从全班同学中抽出几本做得好的同学的本子,让大家传阅,特别是问做得差的同学看后有什么感想?然后请差生照好同学本子的样子仿写下来。

(三)、自设法。有的同学字大小不一样,因此,在书写作业时,不能采取一定模式的书写格式,具体如何书写,学生自己设计。总之,要让老师看得懂你书写的程序和内容。例如:在计算三位数乘多位数验算时,字写得小的同学可以两个算式在一起并排书写,字写得大的同学只能接着原式下面另起一行书写验算算式。

三、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的习惯

(一)、奖励法。根据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要求成绩好的学生作业既干净整洁,又比较正确且书写美观给予奖励,针对中下生只要求他的作业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就奖励表扬他,激起其兴趣,提高其书写作业的能力。

(二)、板演法。老师抓住学生要求上台板演积极性特别高的这一心理特点,在下面巡视谁写得好,就请谁上去板演,这样,学生在下面练习时,认认真真书写,然后请书写好的同学上台板演。

(三)、自批法。有的学生字迹潦草,一笔连一笔,老师批阅时无法辨认,这时,请学生自己来辨认是什么字,结果他自己也认不出。接着,及时教育他要把字写干净,写端正。如:有一位同学把“6”字写成了稍微出头的“ ”字,我叫他来认给我看时,他自己也说是“0”字,结果是自己书写的作业自己都不认识。

(四)、尝试法。三年级同学用钢笔书写作业时,如果做错了题目,作业本不是擦破了,就是乱涂涂改改,很不整洁。于是,我开始还是要求学生用铅笔书写,慢慢鼓励他们用钢笔试试,如果作业全对,又是用钢笔书写的,我不但批了个“优”字,还在旁边打了个五角星。而用铅笔做作业的学生不满足一个“优”字,为了得到五角星,也慢慢试着用钢笔书写作业。现在,有部分同学用钢笔书写作业时,能够做到既正确又干净整洁。

养成了学生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一则老师批阅作业时能够做到一目了然,二则又培养了学生书写方面的能力和书写习惯,同时也便于学生发现错误,检查验算,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和作业效果。

篇9: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心得 推荐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推荐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心得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 推荐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工作总结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

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数学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

所以,我们把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定位在学生的书写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检查习惯:

(1)知道作业前要如何准备,该怎样书写,养成独立完成的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学会检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细节。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作业的习惯,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评比展览,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学生在作业方面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作业本不够整洁,不垫垫板,作业本封面脏乱、卷角现象比较严重,写作业之前没有很好的规划,作业本的使用格局不理想,没有认真细致审题,不想好就写,涂改的情况比较严重,做作业时不够安静,边说边做,对作业质量不重视,不认真检查,作业拖欠。

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写作业先整理本子角,垫好垫板,选好用什么颜色的笔,准备出打草本。

对于作业本的保护和使用,采用评比展览的办法,不管是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统统包上书皮,统统拿来展评,不仅注意作业的书写质量,还要看看谁的作业格局安排的更合理,评选出优秀的榜样进行表彰。平常上课渗透一种理念: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允许出错,但不允许“抄袭”,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达成了共识,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不能依赖父母、严禁拖拉。通过课堂上学生也树立了“把每次作业当成考试”,只要做作业就要保证绝对的安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有效检查,促进学习的实效性

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时,有的孩子就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做什么,等提醒他们检查了,多数孩子的反应是“双手拿起试卷来看”,他们仅仅有检查的意识是不够的,我们发现多数是没有检查的习惯,没掌握检查的方法。为此,我们教给孩子检查的方法,尤其是计算题,应该把题目抄下来,在打草纸上再计算一遍或者是验算。在计算课时放慢做题的速度,注意观察孩子们做完题目后的反应,然后反馈,并及时表扬,告诉他们,做完后不说话安静的坐好是不够的,只是用眼睛检查也找不出错误,更好的'方法是用笔再算一遍,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算几遍,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

三、坚持不懈,习惯有效形成

课前,坚持堂堂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作业时,坚持先安排版面、再书写;计算结束,坚持提醒学生用笔检查,把错误降到最低。在坚持严格要求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设计、印制了“表扬卡”,学生不管哪一方面表现好,课前准备还是作业书写还是检查习惯等,有良好表现都可以获得一张“表扬卡”,集满10张“表扬卡”便可在教室的板报上贴上一朵红花,得到红花的同学可以向老师申请一份小奖品。这种办法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老师提出的各种数学学习要求也格外重视。

从一个多月来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情况来看,在学期初提出的“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检查习惯”的培养目标已经初步完成,相信在未来的坚持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让好习惯伴随孩子学习的一生。

篇10: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题习惯数学的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题习惯数学的教学心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习惯要着重从头培养,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比如课前准备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敢于说的习惯,认真写的习惯等等,需要培养的习惯很多,但有一种习惯往往被别人忽略的——认真读题习惯的养成。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

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年龄比较小,识字量较少,而阅读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又有限,再加上在思维方式上与成人也不同,所以读题及对题意的理解就成为了部分孩子学习上的拦路虎。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孩子本身很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可是一独立做题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下来单独询问,其实孩子是会做的,只是在读题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错误。这个问题看似不严重,但是,却足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经过认真分析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漏读。

2.只读了题目要求的前半部分,剩下的不读了,或看到了却没在意,导致孩子在做题时只完成了题目要求的一部分。

3.有的孩子对题目中的字都认识,但对题目中某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从低年级就要着手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读题习惯抓起,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呢?

一、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读题的机会

刚入学的一年级,识字量很少,在最初一段时间由老师或家长为其读题,这样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学生的依赖思想,这是难免的'。但是当拼音教学告一段落后,我们便可应该把读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千万不能因小学生读题速度慢或拼读出声而越俎代庖,一包到底。因此,在我们的练习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应加上拼音,让学生拼出字,然后读出字词,并引导他们自己理解题意。这一点语文教师会很注意,但是数学教师便很“勤快”,这对以后学生读题的能力是很不利的。所以老师不能贪图省快而放弃了拼音这个工具。应充分利用拼音这个工具让学生自己读题解题。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老师更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读题,如果老师把题目的要求自己一手包办,仔细地帮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没有让学生养成独自读题的习惯,所以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对要求一眼看过,不求甚解。在读题习惯的培养上,我的原则是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懒”老师,该让学生理解的要求,读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会抓住重点的词,逐步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惊喜。

二、教给正确的读题方法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认真仔细,读准。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凭经验做题,所以对题常会一扫而过,就动笔了。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咬文嚼字,读懂题意。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一年级30人,二年级33人,一年级和二年级一起做游戏,平均分成7组,每组多少人?在反复读题后,让学生划出关键字(和、平均),并理解和是让我们求和要用加法,平均是让我们分得一样多要用除法,而且是先用加法再用除法。在最初可以让学生先划关键字,慢慢地让学生试着说去对关键字的理解,从而培养其理解能力。

三、高质量读题—理解题意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读题就要求学生眼到、口到、手到。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在一些情境中,学生会去观察与题无关的信息如白云、蓝天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注意主要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语言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然后再读题,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很多时候读题不仅要求眼到、口到,要求手到。一是划出关键字,还有就是在特殊的题型上更应该去动手。比如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四、提高学生读题的兴趣

当做练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学生便有了凭经验做题的贪懒思想,而忽视题的要求。在这时,我们不妨采用多种形式,变换读题方式来刺激学生读题,比如让读题最棒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为大家读,当小老师是小朋友觉得最荣耀的事,因此大家都努力地把题读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个。再比如开火车读,分角色比赛读等这些都是小朋友们喜欢的

篇1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思考习惯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思考习惯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思考习惯的探索

张慧兰

(福建省福州市日出东方小学)

摘 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在于获得思考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习惯应当从小抓起,小学数学教学是锻造孩子思维、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平台,需要加大重视程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既不适应新课程改革标准,又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种背景下,主要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考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生,为此从小培养孩子有效的思考习惯是极其必要的。数学是一门周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有效思考习惯的培养。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是极为常见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崇拜与惧怕的双重矛盾层面。这种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提出疑问,不利于学生主动发表看法,显然阻碍了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大力改革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才是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很显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空间与良好氛围,使他们有勇气、有胆量、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打破传统的观念,不再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教师是完全正确的,从而发扬自己的独立个性,培养独特的思考方式。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要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考意识

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位置,使他们从小以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长此以往,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很难实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学会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所创设的情境的刺激下激活学生的思考意识,这是培养有效思考习惯的良好开端。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从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中走入生动真实的环境,这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与图形》,单纯地灌输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显然是低效的,简单地在黑板上呈现图形也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自带一些相关实物,如,魔方、铅笔盒、足球,让学生进行现场分类。这个分类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有效思考的过程,能够为他们营造直观的观察情境,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思考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物体,以及思考这些物体的共性之所在。这种情境创设下能够刺激学生去观察,在观察中主动思考,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知。

三、开展小组合作,在讨论交流中开拓思考空间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学习方式至今还未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备阶段性特征,处于同样年龄阶段的学生具备一些共同的思维特征,因此,也更容易交流与沟通。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各抒己见,通过语言与动作呈现出他们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在分歧与讨论中能够吸收同伴们的观点,同时思考各自观点的利弊,最终能够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考空间,值得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思考、借鉴。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六年级《简单的统计》时,学生已经具备了统计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让小组合作统计一种生活现象,如家庭使用电脑的品牌种类或者家庭收入等,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各种统计图,并分析各种统计图的优劣,阐述自己得到的启发。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思考并分享观点,会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这种动态的学习中,学生的思考空间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四、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思考习惯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生有机会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尝试解答,这个过程能够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动手操作能力不足,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可能在掌握知识方面有所优势,却无法启动自己的大脑装置,提高思考能力。尤其是数学属于一门应用性较强、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科目,因此,重视组织实践活动是教师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要利用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能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获得认知。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现场展示人民币,先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整体认知,然后可以举行换钱活动与购物活动,让学生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去选购不同的物品,让他们思考怎么合理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在这种简单的实践中,独立思考如何用手中的钱换取同等的钱等,在不断尝试中既掌握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总之,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思考习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改革意识,从以下方面入手,将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有效落实。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考意识;再次,开展小组合作,在讨论交流中开拓思考空间;最后,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思考习惯。

参考文献:

[1]廖志明。试论新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习惯[j].新课程学习:下,(12)。

[2]沈艺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09)。

篇12: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书写规范的习惯--九月份习惯总结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书写规范的习惯

--九月份习惯总结

九月份,我班重点从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对学生进行了培养,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

记得在与家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提到了“听懂话”三个字,这三个字也许好多人不以为然,怎么会听不懂话呢?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因此我把听懂话,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作为九月份的习惯重点培养。

一、上课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课堂效率的提高重在课堂四十分钟,而这四十分钟学生要一直倾听实属不易。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好多孩子在听了时间不长就开始做小动作,比如:两个手指头到一起;玩耍尺子;趴在桌子上等待。每次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请这些同学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也能提高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拼读的过程中,分组拼读,开火车领读等是经常采用的形式。分组在拼读的时候,我

重点扫射的是不读的小组,目的是看他们是否在读,这就是所谓的“哑读”,这种方法效果不错,既让学生休息了嗓子,也让学生有事情可做,更会让学生学会倾听。上课时纠正错误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倾听的一种方法。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张钰松同学,他能在其他同学读的过程中发现错误而且及时纠正。因此通过一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在上课认真倾听,特别是好多同学都有了变化,比如:段嘉和,马欣,刘凯丽,刘子涵,柴杰,王宇鑫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听要求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数三下从书包里取出学案、书法练习本、语文书放到左上角,文具盒放到桌子上面正中间。”每天都是这样训练的,虽然一开始有些同学动作慢了一些,但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对孩子们的训练,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取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认识各种书到取书按照规定位置放书还是比较难的。但我认为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也许一开始学生不习惯,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自然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不仅如此,钰松的哨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孩子们上课进入比较激动的状态时,钰松吹三声哨子,孩子们迅速就会坐好。一声哨子坐正,二声哨子看黑板,三声哨子听老师的要求。这样师生配合融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后面的黑板上写了有关的拼音知识,这是每日都要读的,领读的同学多是钰松和佳悦,读完的时候,钰松的哨子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声哨子向后坐,二声哨子坐端正,三声哨子听要求。早晨晨读的时候,孩子们到了学校多是读国学经典,宇月这时会出座位巡视,看哪些同学坐姿、读姿不正确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年龄虽然不大,但是配合融洽,效果不错。

“同学们,中午把课堂作业放在桌子的正中间,书法练习本放在左上角。”这样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一般在中午吃完饭之后我总要到教室,把孩子们的一些作业判了,孩子们放到桌子上,这样方便批阅,提高了批阅作业的效率,有时一收一翻也是很耽误时间的。可是,在这个要求上,有些同学就没有听懂了,也许是放学时着急回家,下个月对月这些同学要着重强调。

三、博客作业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同学们,博客作业的拼音练习是自己完成的请举手。”在家长反映博客的拼音作业有家长代替完成时,我问了孩子们,除了有两个同学是家长完成的以外,大部分同学都是自己完成的。有的时候我要求标注时间,这个要求除了个别同学做到了,还有一些同学完成了但是没有标注时间。总体来说对于这个月的博客拼音练习作业我还说很满意的,如果学生真正能按照要求来做,速度慢一些没有事,但只要坚持练习,拼音学完之后就能慢慢打字,写日记,写博文了,那将是孩子自己通过辛勤的练习学到的本领。但是,有些孩子没有跟上,或者至今都没有练习的这一步就落下了,要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好多家长都积极撰写博文,写得很好。从这些家长写的博文中,我认为他们还是很喜欢写作的,相信他们的孩子也会慢慢喜欢上写作,而且会取得很大的进步。积极参与写博文的家长有张钰松、张鑫瑞、段嘉和、李靖兆、侯方然等等,相信在今后会有更多爱好写作的家长积极加入到这个写博文的行列中。

四、审题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从每次的测试中,审题不清是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为了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在做每一道题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审清题意,主要是看每道题的动词。动词这个概念对学生理解比较抽象,但应该让学生慢慢理解,这些词不理解,将对审题很难做到,因此我总是把一些动词告知学生,比如一要读,二要看,三要连,四要画,五要写等等,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自然会养成审题的习惯。不只是在学校,在家中写的作业也是如此,比如:作业的日期,作业的要求等都是必须要明白的。一开始的时候一些家长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是不明白这样做的重要性,在与家长一一沟通之后,多数家长认识到了审题的重要性,后来都能积极配合培养学生养成审题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习惯

这个月重点是学拼音,因此书写的重点就放在了书写拼音的规范上。在学习每个拼音时,上课给学生示范,示范之后让学生练习书写,教给学生书写规范儿歌,重点让孩子们背诵书写姿势歌。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对于不规范的姿势及时给予纠正。但是我发现,在拼音格中所完成的作业大部分同学很认真,但是在没有拼音格的时候,完成作业就不认真了。最让我满意的是孩子们在家中写的作业,非常认真。在今后的书写规范中,不只是字的书写,拼音仍然作为书写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巩固,不能放松。马上就要学习写字了,那么写字的规范更是任重而道远。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两号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老师一人而为就能做好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理解沟通和交流。虽然在这个月中孩子们和家长收获很多,但是还有许多好习惯需要引导学生,对学生要进行有耐心地培养。在十月份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另一方面是上课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凡是认真完成作业的等级都是优a,博客作业认真完成的都是鲜花和评论。并且将给学生以表格形式记录,月末收回进行总结。

相信孩子们在十月份的表现会更加精彩,十月份的收获会更多!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书写规范的习惯--九月份习惯总结]

篇13: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教学反思

(一)课前预习目标

1、了解和阅读相关内容,回顾熟悉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知识。

2、能尝试完成预习习题,通过预习能自主解决一些问题。

3、通过预习能发现一些新问题,并及时作好批注,准备好所要提出的问题。

(二)课堂学习目标

1、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独立思考,敢于发言。

2、带着问题有目的、主动地学习,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

3、能正确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口述解题过程。

4、规范书写、画图,正确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5、能主动探究问题,善于发散思维,悟出道理,并引发新的问题。

(三)课后学习目标

1、课后主动回顾知识。

2、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究解题过程,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3、解题中学会审题,推理,规范作用与解题过程,并主动纠正错误。

(四)情感目标

1、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持久地学习。

2、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主动认识、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

3、敢于创新,敢于批判、怀疑的学习态度。

(五)合作学习目标

1、学生合作学习探索问题。

2、师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六)认知策略目标

1、能对知识主动地反思、回顾。

2、能对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得出一般规律。

3、解决问题能进行广泛的类比和联想。

3、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问,表述自己独特的见解。

4、养成自主探究知识,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14:叙述初一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养成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生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因此,近年来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于初一学生主要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对学生反思习惯的调查

初一入学时,曾对 20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过调查,主要考察题后反思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如表一]和题后反思的习惯的养成情况[如表二]。成绩是学生入学成绩。

成绩 60分以下4人成绩 60~70分8人成绩 80分以上8人

不知道有影响不知道有影响不知道有影响

成绩 60分以下4人成绩 60~70分8人成绩 80分以上8人

不反思反思不反思反思不反思反思

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题后反思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成绩较高的学生反思习惯要好于成绩较低的。

二、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自觉化的形成提供援助。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谁都明白,剩下的就是习惯 ----好习惯或坏习惯。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反思习惯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习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培养。

三、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1、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方法的指导

初一一入学,我就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题给以指导,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地,学生做完题后能够会反思了,也有了些主动性。一节课上四班的孙燃同学在对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再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出来了,他感慨地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题后反思就行了。”

2、引导学生进行章后反思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可能是体验到了题后反思的好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 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如李悦同学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范晶晶把每一章的易错点总结得特别清楚。金曼曼、仇菀君等同学总结的知识结构条理比较清楚。40的同学能够自己出章检测题。这样做要比老师讲复习提纲、出达标检测题学生做要好得多。学生在交流复习小结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并且学生在做其他同学出的测试题时也很有兴趣,热情也很高;也敢于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学完了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后,我从学生出的十几套自我检测题中选择一套有特色的,学生做时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都很高,其中有一道需要整体代入的题曾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题出错了,不能做,…;经过激烈地争论,学生认识到此题可解;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相信学生也会还记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3、提高学生对反思的认识

经过半学期的培养后,学生的解题习惯有了好转,为了巩固已有的进步,我指导学生在寒假以写小论文的方式加以巩固和深化。

例如,孙雪同学在论文中写道: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篇15: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将会让人终身受益。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才能更加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才能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成效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浅谈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有效的预习,一方面可以扭转学生的被动局面, 改变学生的认知前提条件,从而使学生新知的学习相对容易,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扫清学习障碍,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培养。由此可见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预习环节, 要坚持渐进原则来有序展开。一开始可以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的预习有参考,这样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随着预习的深入,逐渐过渡到没有预习提纲,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展开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之前展开更为充足与有效的预习,如提前制作一些模型,这样更加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现代教学倡导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最基本、核心的位置, 一切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来展开的,但这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教师讲,而是要实现教师的精讲与少讲, 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预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与消化来达到对新知的真正理解、掌握与内化。因此,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习惯。

1.边听边思。思考伴随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只有边听边思, 才能不断将信息进行转化, 而不只是机械的记忆, 而是深层次的理解, 是真正的掌握。因此在教师讲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是机械而被动的听, 而是要将听与思结合起来,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这样教师才能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症结所在, 才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2.边思边记。听课要做到耳听、心思,还要做到口动、手动。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做好标注,养成听写同步的好习惯。同时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能够随时捕获学生脸上所出现的表情与动作, 给予学生一些时间的留白,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与书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所讲,学生完全吸收。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能够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问为什么,但是在高年级我们发现学生自主提问的现象少之又少, 他们往往畏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敢提问, 这样更容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与情绪, 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

1.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以往的教学中师生视教材为经典与权威,教师不敢逾越教材,机械照搬,学生不敢有丝毫的质疑。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先就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批判意识。要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善于发表不同于教师与教材的见解与看法,这样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2.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学生在心中有了困惑,只有发表出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达成共识,这样才是有效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批判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就这些不同意见与看法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不断生疑与释疑的循环往复过程中, 才能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操作性, 在做中学这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在操作中积极思考,这样既符合数学学科学习规律, 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同时又可以实现手脑结合,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操作中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节时,课前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制作圆柱体与圆锥体,在课上让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来认真观察, 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对圆柱的基本形状与特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时再让学生将纸盒圆柱体沿侧面的高剪开, 再将一个长方形纸片卷起来, 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圆柱的基本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动手中展开思考与思维,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深化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要重视作业环节的设计, 为学生设计富有新意的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认真审题。许多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解题的错误。要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首先就要让学生认真审题,要整体把握题意,逐词逐句分析,以求做到审题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准确解题。

2.认真验算。教师要向学生讲清验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认真地加以验算,这样就可以检查出许多错误。长期坚持,学生定会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完成作业。

3.善于总结。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自我总结, 既要总结某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与解答方法, 将各知识点连点成线,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又要让学生通过总结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 明确哪些知识点已掌握,哪些没有掌握,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内化。

fanwen.unjs.com【查字典范文网】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将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16:小学数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摘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其各方面能力和习惯在这一时期都会有初步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行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教学培养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教师通过不断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掌握,产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并且充分开发小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

一、不良习惯成因

一方面,在当前大社会的环境下,许多学生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没有办法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缺乏对孩子学习的指导,而处于这一时期的小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性,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在家学习的过程中作业拖沓、马虎,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通常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引起很好的重视,这种近乎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单单依靠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够很好地转换思维方式去从多维度思考,导致学生的思维达不到很好的开发。此外,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性的缺乏,无法进行良好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一个有效帮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和熟悉的途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出标记,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解答自己的困惑,使课堂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其次,预习能够保障学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数学课程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联系性,如果学生在一个地方的问题听不懂,很可能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所以充分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从而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初期要每天定时定量地安排学生的预习内容,让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做出标记,其次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如在每一堂新课开课之前,提问一些有关新课的简单小问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久而久之,一段时间过后,在不依靠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作业,复习是一个对学习知识的不断夯实和强化的过程,小学数学书本学习的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基础性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后应该针对每堂课的知识重点安排一些融合多方面学习的内容,布置一些有层次的作业,在保障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能够对思维和能力也有拔高作用的家庭作业。此外,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与学生定期交流沟通,共同在孩子学习初期,通力合作,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监督和促进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独立完成作业和自主检查的习惯

许多数学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思维和逻辑去解决问题,其实很多孩子在思维上都有一定的思维惰性,比如有些时候当家长从旁指导完成作业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去思考解决方式和计算,等着家长告诉答案,这样的作业完成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很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学生思维得不到良好锻炼和利用。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安排作业时,要注意对学生作业质量、作业完成速度以及作业方式等各方面的考察,要求学生在家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自主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课堂时间,在课上给学生安排课堂限时训练或小测验,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堂效率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专注力的有效方法。良好的作业习惯中检查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生存在着字迹潦草、审题不清、计算马虎等坏毛病,而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完成作业之后就把作业丢到一旁,导致许多显而易见的错误也会被忽略。良好的检查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找出一些非思维因素导致的错误,一次马虎导致的出错看起来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经常由于马虎而出现问题就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影响,所以教师在平时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从书写、运算、检查等方面实行有效的监督,针对一些时常由于马虎出错还不检查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督促学生将如书写潦草、计算大意、审题不清等一些可以避免的坏习惯加以改正。

(三)培养学生做笔记、学会利用错题的好习惯

数学课本中成段解释名词或者解答题目的文字不多,所以针对一些重点问题教师会要求学生做笔记去记录一些重要知识点、概论以及一些提示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对笔记重要性的判断,学生一些时候只顾着做笔记忽视了教师的授课,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课堂效率不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抓重点并且提取重点内容的能力,在做笔记时能够有所取舍。错题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能够很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反复夯实。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测试或者练习之后就把习题扔在一旁对错题置之不理,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就知识薄弱的地方进行修补,知识缺口一直存在,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所以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对错题资源有效利用,针对一些做错的数学题目,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写下解题思路或者探究新的解题方法,从而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幼儿提升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的不成熟性,家长和教师应该同步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有效监督,共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环.例谈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7(10).

[2]杨莲芳.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篇17: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习惯培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学生不发言或怕发言是因为他们缺乏勇气和信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要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

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还可以让怕发言者复述敢说者发表的想法,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那些较简单的问题,就把说话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教师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6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4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3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一、以动画人物激趣

一年级的学生荣誉感较强,喜欢争强好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让学生扮演他们喜欢看的动画人物“熊大”“熊二”或“光头强”,进行两人之间、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后,我设计了争当“熊大”“熊二”或“光头强”比赛,让全班学生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赛。我念算式,让学生抢答,答得又对又快的就是“熊大”“熊二”“光头强”,或让学生自己出题,同学之间进行抢答。不言而喻,争当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具有很大的激励性,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也将他们带进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游戏激趣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征,为了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数学抽象的内容以游戏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自己思考、理解和消化。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时,在教室指定两个地方假定学生熟知的两个车站,然后由教师当司机(游戏熟悉了可由学生当司机),学生当乘客,自愿在两个车站上下车。游戏开始:教师开车到1号车站报站:“嘀嘀――××车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下车走好,注意安全,上车的乘客请坐稳。”由5个学生上车,教师开车到了2号车站并报站:“嘀嘀――××车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下车走好,注意安全,上车的乘客请坐稳。”这时下车3人,又上车4人。由学生提出“车上一共有几位乘客?车上共有多少人?两个车站共上车多少人”等问题,学生会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提出不同的问题,再逐一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能够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会了数学知识。

三、操作化激趣

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唱歌,豆豆同学的前面站3个同学,他的后面再站5个同学,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学生在唱歌。教师也可摆学具:△△△○△△△△△。用“○”表示豆豆,用“△”表示其他学生。通过操作,学生明白了这一队一共有9人。接着,教师再改成:总共有10个学生做游戏,从前数倩倩第4,从后数倩倩第几?学生很快就从摆好的学具中发现从后数倩倩排第7。将实际操作活动运用到数学课堂,其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易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生活化激趣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设计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应用题计算”时,让学生参与“买”室内的任何物品,并标上价格,如告诉学生:“一个笔袋3元,一个本子2元,一根铅笔1元,妈妈给你10元钱,你想买哪几样学习用品?”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会提出一个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篇18: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学生不发言或怕发言是因为他们缺乏勇气和信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针对实际,要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

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还可以让怕发言者复述敢说者发表的想法,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那些较简单的问题,就把说话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个人的回答改为同桌互说、四人小组交流;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教师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6个桃放在两个盘里:一盘放1个,另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另一盘也放4个;一盘放3个,另一盘放3个……,有了这一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一、以动画人物激趣

一年级的学生荣誉感较强,喜欢争强好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让学生扮演他们喜欢看的动画人物“熊大”“熊二”或“光头强”,进行两人之间、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后,我设计了争当“熊大”“熊二”或“光头强”比赛,让全班学生每两组之间进行比赛。我念算式,让学生抢答,答得又对又快的就是“熊大”“熊二”“光头强”,或让学生自己出题,同学之间进行抢答。不言而喻,争当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具有很大的激励性,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也将他们带进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以游戏激趣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征,为了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数学抽象的内容以游戏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自己思考、理解和消化。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时,在教室指定两个地方假定学生熟知的两个车站,然后由教师当司机(游戏熟悉了可由学生当司机),学生当乘客,自愿在两个车站上下车。游戏开始:教师开车到1号车站报站:“嘀嘀――××车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下车走好,注意安全,上车的乘客请坐稳。”由5个学生上车,教师开车到了2号车站并报站:“嘀嘀――××车站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下车走好,注意安全,上车的乘客请坐稳。”这时下车3人,又上车4人。由学生提出“车上一共有几位乘客?车上共有多少人?两个车站共上车多少人”等问题,学生会在游戏过程中积极提出不同的问题,再逐一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学习,能够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会了数学知识。

三、操作化激趣

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新知,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唱歌,豆豆同学的前面站3个同学,他的后面再站5个同学,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学生在唱歌。教师也可摆学具:△△△○△△△△△。用“○”表示豆豆,用“△”表示其他学生。通过操作,学生明白了这一队一共有9人。接着,教师再改成:总共有10个学生做游戏,从前数倩倩第4,从后数倩倩第几?学生很快就从摆好的学具中发现从后数倩倩排第7。将实际操作活动运用到数学课堂,其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易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生活化激趣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设计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设计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应用题计算”时,让学生参与“买”室内的任何物品,并标上价格,如告诉学生:“一个笔袋3元,一个本子2元,一根铅笔1元,妈妈给你10元钱,你想买哪几样学习用品?”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会提出一个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