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学科论文(精选19篇)-九游会网址j9
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学科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网友“px158”向本站投稿了19篇与“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学科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体育课程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课程,与其它教学课程一样,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但又有其独特之处,体育课程教学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开放的教学场地、种类各异的教学器材、丰富有趣的活动项目都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体育课上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是学生的启蒙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因此,要在体育课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下文结合笔者在小学低年级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游戏为主,从玩中学习低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起始点,这就意味着儿童从以游戏为主的孩提阶段进入了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新的环境、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求知欲会变得旺盛,学习责任感不断增强,但是,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好动,如果让他们长时间一成不变地练习同样的动作就会很容易失去兴趣,情绪不高,纪律涣散。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兴趣盎然地锻炼身体、学习体育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只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教学过程情境化体验,是低年级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体验的主体是学生,为学生创设体验条件的是却是教师。新课程给予了教师以很大的空间,让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知识经验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在教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风格上,自主地安排更加有利的情景。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情境的创编一定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一定要合乎常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的特点,以免学生无所适从。在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计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用语言描述、提问、音乐、场地等各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一般操作的程序是:创设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产生运动乐趣。例如在追逐跑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灰太郎追喜羊羊 ”的情境,在教学立定跳远的教材时选用“小蛙学本领”,跳跃教材时选用“袋鼠妈妈辛苦了”,创设 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 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将障碍跑的教学过程设计成送“鸡毛信 ”的游戏。铺设垫子作“草地”把栏架当作 “钢丝网”,用两条绳子摆设成一条“小河”,用实心球作“地雷”让学生进行爬、钻、跨、绕等动作的练习,最后将信送到“目的地 ”的故事情景。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练习的情绪十分高涨,学习的效果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在合作竞争中完成,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着的游戏和活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和练习方法。
三、动作要领儿歌化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后,通常要经过两周的常规教育,体育也不例外。如果一上来就教学生稍息、立正、队列等课堂常规,学生会感到枯燥且不适应。通过儿歌教学法,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觉得“上学、上课”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促使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把跑的技术动作编成了儿歌“身体正直稍前倾,两臂屈肘前后摆,脚掌着地向前跑,看谁跑得直又快”。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边做边领会要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整体的认识。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腿,蹬地团身是关键。
四、教学语言生动化在体育教学中语言也非常重要。因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媒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7―8 岁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均较差,难以独立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只能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帮助理解。很多时候是“大概”能听懂,用专业术语对他们进行讲解,他们根本听不懂,更不要说做了。所以给一年级学生上课就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精练、准确的儿童语言。学生齐步走时为使学生们走得好可以说“看哪个小朋友走得最好像解放军一样。”在沙包投掷时为使同学们出手快可以说“看哪个小朋友投沙包时像发火箭那样快。”再以低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生硬地以专业术语要求学生“团身”,而他们“团”到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样子才算正确,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团得不圆”,出现“身体不会团”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这样启发一下学生:“同学们,你们玩过皮球与方块积术吗,皮球在滚动的'时候是不是比方块快的多?”这时,学生就会理解团身的意思。这样一个巧妙的点拨,切中了“团身”的要点,比较容易的使学生练习并达到了“团身”的标准,从而掌握前滚翻的关键要领之一。
五、及时评价与肯定,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较高,独立意识、判断能力不强,特别重视他人的关注和自己的情意表现等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与肯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的具体表现即时的评价和肯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这样将大大有助于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客观情况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式都非常有效。一是语言激励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同时也能优化课堂常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秩序。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使学生产生练习的兴趣和激情,力争把动作做得更好。表扬的形式应多样化,尽量扩大获奖面。如口头表扬 “虽然你失败了,但你已经十分努力的去做了,老师还要表扬你。”“你今天的进步特别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让我们鼓鼓掌,祝贺他取得了成功。”还可以采用奖励表现好的学生拿器材、还器材等方法。表扬的时机可在课开始、课中、课结束之前、课后等任何一个时间,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作为低年级的体育教师,我们应深入探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篇2:小学低年级快乐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小学低年级快乐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引用
“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语)。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谈一谈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极运用:
一、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的场地便是学生的课堂、要布置得赏心悦目,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同时,从组织学生进课堂便配以轻松愉快地音乐《找朋友》,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悦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二、让游戏进入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与幼儿园的体育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的过渡性。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环节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课程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三、让儿歌进入体育课堂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腿,蹬地团身是关键。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从而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篇3:探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
探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
在体育教学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 去安排教学、直接灌输知识,这不利于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谈一谈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低年级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对、作好。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象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3.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蛙妈妈。于是引出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小集团”教学法
“小集团”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在“小集团”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与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帮、互练、互学、互相评价,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担当小老师的学生,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为别人指导动作的同时,动作的要点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被指导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胆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精神放松了,思想顾虑在融洽的气氛中消失了。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创造,引导他们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反复尝试体会。通过“小集团”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动作水平,还可增强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感,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其效果:1.构建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要我练”为“我要练”“我想练”;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积极刻苦学习,使学生不感到体育学习是一种痛苦和负担。使教学从单纯教书到既教书又育人,从单纯传授体育知识到既传授体育知识又开发智能。2.创造了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使学生能够做到“求”、“趣”、“行”、“创”、“活”。所谓“求”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趣”是运用语言艺术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行”即是提供机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表现机会,让他们相信自己能行。“创”即创造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认知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活”即活跃课堂气氛。3.多次实验课表明,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指标普遍处于良好状态,心理负荷适当(基本不存在压抑感)、课堂活跃,教学任务完成率基本上在85%至95%这一区间。
篇4: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论文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或“练习机器”。在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从过去以教师单纯“教”、“灌”为主的方法转向由教师指导、启发和学生“学为主”的学法设计。在方法主体性上,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为主;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向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的问题。下面谈一谈低年级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一、游戏教学法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孩子在幼儿园接受过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小、幼体育教育自然过渡,使孩子能很快适应正规的体育,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但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向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是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3.放松部分的游戏设计。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使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它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舌头”、“给球打气”、“参观自然保护区――模仿各种小动物”、“风吹雪花飘”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4.过渡性游戏的设计。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要教材出现,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其目的是使课中所有教材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如在篮球和实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戏就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接受。
2.作为课堂导入的一种手段。如学习立定跳远,可以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教师用语言描绘法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师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妈妈。于是引出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3.作为开始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形态、各种人物状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大火车、马车、大气球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如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钻桥的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4.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将梯形队调成半圆形队时,可以让学生模仿小燕子飞过去、蚂蚁搬家的游戏走过去、或者是四队可分别模仿开大汽车、开拖拉机、赶马车、推着小推车,跑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5.作为渗透思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设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一位教师设计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模仿红军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小集团”教学法
“小集团”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在“小集团”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与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帮、互练、互学、互相评价,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担当小老师的学生,会有一种光荣的使命感,在为别人指导动作的同时,动作的要点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提高。被指导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胆小、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精神放松了,思想顾虑在融洽的气氛中消失了。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给予纠正与辅导,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勇于创造,引导他们想了练、练了想、想中练、练中想,反复尝试体会。通过“小集团”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动作水平,还可增强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感,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5: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浅谈学科论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浅谈学科论文
有效教学就是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在有效教育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选择一种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
1、有效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一个由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一定情节的体育手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应多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体育教育也恰恰正是这种运动游戏,为了使孩子能很快适应小学的体育教育,在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各种有效游戏实现教学目的就成为必然。这时游戏的目的应更加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好。因此在站队时,笔者给每个学生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等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迅速站好队。由于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所以笔者通过“请你像我这样做”“吹泡泡”和“无声操”等小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提高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
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就不能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的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只能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如“模仿人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等游戏。又如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果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加上一些如“邮递员送信”、“小动物赛跑”、“迎面接力”的游戏。孩子们就在笔者的引导下奔跑着,欢笑着,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游戏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
2、有效情境教学法
如何有效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目的就成为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一堂课的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如创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情境,整节课以田间劳动(劳动模仿操)为主题如“打害虫―捡麦穗,颗粒归仓(游戏)―庆丰收(放松小舞蹈)”用一条劳动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的教育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学生也易于接受。如学习立定跳远,笔者就从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导入课堂。在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与学生共同进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时遇见的各种小动物,如小猫、大公鸡、小鸭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后找到了小跳蛙妈妈。于是引出小跳蛙妈妈教本领,这个本领就是立定跳远。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模仿各种动物、人物形态以及各种事物如小汽车、火车等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譬如主要教材之前的热身运动,笔者就将四队学生分别模仿开四辆不同的大汽车,然后做搭桥、穿桥游戏,最后四队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这个情境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慢跑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障碍接力游戏”时笔者将它改编为“王小二送情报”这一情景主题,将游戏内容故事化.“王小二”克服各种困难,依次跳过小河、爬过山坡、绕过小树林、钻过山洞,最后快速奔跑将情报及时、迅速地送到“目的地”.在练习中,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兴致非常高涨,引发出无穷的乐趣.在练习几次之后,还可让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各种障碍”的路线,如跳过“小河”、钻过“山洞”、爬过“山坡”、绕过“小树林”,最后快速奔跑将情报送到目的地等.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活泼好动,喜欢在一起做游戏,在模仿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例如“红军不怕远征难”游戏就可以通过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让学生学习解放军叔叔那种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3、有效“小集团”教学法
“小集团”有效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练习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合作与协同,促进他们自发、自主地学习。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笔者给每组提供一张大垫子,然后让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如何“滚”才能更好,更快地“滚”过去.在教师的主导下,同学们各抒己见.就这样,在这一问一答的轻松环境下,个个过关,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练习50米加速跑时,笔者先提问什么叫加速跑,请各组带着问题先练一练,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在“小集团”教学中,学生除了直接与教师发生联系外,学生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帮、互练、互学、互相评价,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通过“小集团”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动作水平,还可增强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感,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多次实验课表明,灵活运用以上有效教学方法教学,学生们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指标普遍处于良好状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高,这些有效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师生之间的情感需求――“亲其师信其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诱发了体育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将“玩与乐,乐与学”融为一体.使教学体系由过去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由过去“育体”、“练身”为主的方法,扩展为“启智、求知、调心、育体”的综合多样化方法体系,使学生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保证体育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篇6:小学体育学科教育教学分析论文
小学体育学科教育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在对大连市小学体育学科基本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现状加以分析,对学校教研组和市区级研训工作特色加以提炼,并展望学科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大连;小学;体育论文
一、学科基本状况
截止到2015年底,大连市共有体育教师1890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89人,研训教师11人。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对学生负责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和专业尊重。教师明确教育法规和教师义务。部分教师理论知识有待完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技巧、武术和单杠等危险系数较大的体育项目方面缺乏专业性。
二、学科教育教学状况
1.全市学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经过十几年的课改实践活动,大连市小学体育学科教育教学整体状况良好。“十二五”期间,小学体育学科在教学理念、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步明显。
2.优秀教师教学特色尊重学生。优秀教师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基本观念、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研究。优秀教师能深入研究教法并因地制宜,研究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教研、教学方式指导课堂教学,创造性使用、延伸、重组教材;能够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实施体育教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信息化技术。优秀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努力提高信息化素养,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
3.学校教研组工作特色形成团结、合作、互助的工作氛围。组内成员能从自身做起,以“团结与责任”为本,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形成“团结、合作、互助”的教研组。以团结为本,能够合作,互相帮助完成学校一切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以校本教研为主,提升研究品位。教研组活动多以“课”为载体,组内教师一起备课,指定一人上课,集中听课、反思、指导,再设计、再实践、再反思、再指导、再总结的循环过程,共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组内教师共同发展。注重活动的实效性。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以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专题研训活动、专题理论学习等活动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组内成员轮流上课、讲座等活动,活动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三、研训工作特色
1.市级研训活动特色
(1)研训活动主题化和系列化。根据主题安排系列研训活动,例如,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体操等教与学方式转变的系列研训活动,推进了体育学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
(2)校本研修互助化。依据体育学科特点、本地区和学校具体情况,我们分别构建“自主学思型”“同伴互助型”“专业引领型”“教育科研型”等校本研修模式,设计出“让每一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研究专题,让每一个教师都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的校本研修理念和目标,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基地学校辐射化。基地校依托研究课题,以建设具有辐射、引领、示范功能的学科基地为目标,以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为策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研究活动,多次承担省农村骨干教师现场教学实践指导培训任务,多次承办全国、省、市级现场会,充分发挥基地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名师骨干引领化。“基于骨干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建构立体培训模式”的实践不断走向深入与高效,5年来共培养12名辽宁省体育名师、2名辽宁省体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现大连市名师骨干的专业引领。
2.区级研训活动特色
(1)课题牵引。在课题的引领下,学科研训活动从区域小学体育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区域小学体育教师的需求,针对教师关注的热点和教学工作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立足区域,突出学科特点,强化问题解决意识和教师能力的.提高。
(2)名家引领。研训活动不断探索提高体育教师学科素养的路径,确定教师学科素养多元培训方式,邀请国内专家进行高端培训。
(3)骨干、名师辐射。鼓励骨干教师、名师积极参加本校、跨校师带徒、区域牵手、跨校送教等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
四、学科工作展望
1.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校长培训。提高校长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关系;保证学校3%的经费能够用在改善学校体育设施;保证学生在校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重视学生的健康,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师培训要继续研究分层次、小班化培训形式,开展名师、骨干教师、特色技能教师、青年教师的专项培训。
2.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研训活动要丰富校本研修内涵,以特色培育与推广、成果提炼与应用为主题,以现场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形式,围绕“基于问题、聚焦课堂”寻找研修内容,继续培育和完善区域、学校校本研修模式,做好学科校本研修工作的特色培育与推广工作。
3.继续深化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沉浸式调研等形式,针对当前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如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技能等热点、难点问题,研训活动继续围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研训主题,走进基地、沉进课堂,将培训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改革的成果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并扶持、打造典型学校,做到指导有宽度、研究有深度、提炼有高度,在凸显学科本质的教研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彰显学科教研的特色,打造学科教研的品牌。
4.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开发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多种价值;通过创新玩法、鼓励出“奇”,广泛收集、仔细挑选,多种规则、互相变通,土洋结合、互相嫁接,因地制宜、化旧为新,因陋就简、变废为宝,开发体育设施资源,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通过简化规则、修改内容、改造场地器材,对现有运动项目改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通过引进健美、攀岩、登山、郊游、远足、野营等新兴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合作精神。发动教师进修学校的研训教师以及一线教师,研发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学生体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加强体育课程建设。
5.加强标准的建设与使用践行《大连市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细则》,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根据《大连市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加大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细则的使用指导,组织实施基于标准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体育教师对照标准实现专业发展。
篇7: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刍议学科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刍议学科论文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师组织和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评价体 育教学质量标准的依据。
本文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及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遵循体育教学 目标的框架结构和分类系统及编制原则而具体确定的。
体育教学目标,是由学科教学目标,学段、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目 标呈系统性和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是其最基本单位 ,体育教学目标基本是靠课时教学目标来实现的。
一、体育教学目标结构和层次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
学段体育教学目标是在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段教育与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 点,结合本学段体育教学内容,确定本学段学生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并通过一定 的运动负荷实现身体发展的目标。
2.年级体育教学目标
在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年级各项教学内容进行纵横分析,并根据本校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确定体育教学目标。
3.单元体育教学目标
在年级体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各项主教材进行纵向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各项主教材 的单项体育教学目标。
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以本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和单项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各单项教材深入进行纵向分析,找出本年级各单项 教材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项主要教材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 别制定各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区别
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过程,而是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是以学生学习以后的变化为依据,表现在学懂、学 会、产生兴趣和追求等方面。教学目标是可以观测的学生身心变化,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达,它的实现是以学生 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期望,它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教学任务是教师期望和假设,缺乏量和质的规定性,观察和测量都难以进行,因而教学效果也难以评价。 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的规定,可观察、测量,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依据。
篇8:浅谈体育《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教学论文
浅谈体育《新课标》下的小学低年级教学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是在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转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课堂上如何引趣激情。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 低年级教学 体育教学
一、寓练于趣
体验表明,直接兴趣是低年级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出发点,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对活泼的形式感兴趣。有趣的过程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他们最初学习、锻炼的动力。我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特点,从教学过程情趣化入手,以具体的情节和活泼的形式作为诱发上课兴趣的引线,使学生对即使枯燥的教材也不觉乏味,从而乐于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便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融于游戏之中儿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形象、角色和竞争机制等特点,利用游戏的这些因素,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便能使教学任务在儿童逞强好胜心理驱使下顺利完成。如:在教一年级“立正”这个单调的动作时,让学生初步知道动作方法后,就不在反复进行口令或演练,不然会越练越疲沓;而是让学生做一个“捉不会立正的人”的游戏,游戏中谁也不甘被捉住,于是便都认认真真地做“会立正人”。教师在进行一步鼓励和纠正,“某某小朋友的立正姿势真好!”,“嘿,某某也不错!”、“瞧,某某多精神!”・・・・・・儿童在忘情的练习中,积极而主动,紧张而愉快,动作质量不断改进、提高。
(二)借助故事情境
借助故事情境使儿童随着活动的烟花感受乐趣,愉悦身心,获得知识,提高活泼能力。如:在进行队列综合练习,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时,创编了一个“下雨了”的故事情境。
教师:“天空多么晴朗,小朋友们,快出来玩吧!”于是,孩子们做着各种自己想象的动作,欢快的活动起来。
教师:“看,阴雨啦!”
学生:“不怕!”教师:“刮风啦!”学生:“不怕!”教师:“下雨啦!”学生:“快跑回家!”迅速跑到规定的家里。教师注意观察和评价动作迅速,达到队列要求的队,并逐渐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如:站成横队、纵队、圆圈队等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阴、雨、电的自然常识,使儿童知道沐风浴雨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但是,遇到恶劣的.雷雨天气就必须躲避了,于是又增加了“打雷了”,“快跑回家”的情节,冰逐渐提高了集体动作反应快捷和协调配合能力的要求,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增长。
二、寓练于思
把一项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不论是新授教材或是复习教材,通常是先讲解、演示,接着让学生随着描摹动作过程,然后再一人接一人或一组接一组地操练。这样的教学沿袭了几十年,认为这就是“规范化”的教学规律。随着教学观念的演化,我逐渐感悟到这种“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令你行”的“传统模式”,其实是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是“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典型表现。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程式为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课前准备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较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教具,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创设多种自主学习活动是学习主动参与的关键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教学就必须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被动学习模式,应创设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体会,主动地学习。从学习氛围的创设和学习方法的创新中,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动参与的关键。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都是为学生的学与练服务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体差异较大,活泼好动,兴趣爱好广泛,善于表现自己,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短。为培养他们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低年级教学中一切由教师带着学生活动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多思考,鼓励与众不同,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在一年级学生跳绳中,教师请同学们在半分钟之内不但跳得多,而且能跳出2-3 个花样来。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不少学生做出了许多新动作。有的后摇绳,有的两脚交换跳。还有的体前两笔交叉跳等。学生的思维真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学生想象碰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想象得合理,创新的成功。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教学的实效性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已促进身心发展。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境中游戏玩耍。组成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具有主题的学习情境结合,使他们身处活泼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在学习中创新在与同伴的结合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在一年级教材《小鸭子舞》的学习中,教师把教材内容通过“小鸭子一天的活动”的故事,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模仿,采用音乐、头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场地学生尽情地模仿:鸭走、鸭叫、鸭子游泳等。在课中紧紧扣住故事的情与景,使情景交融,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玩,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不但身心得到发展,而且懂得了小鸭子一天的生活。分组活动是教学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小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缩影。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学习这一形式,使学生体验到个人融入群体的主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构建体育教育内容时,不仅考虑学生学什么,更要从学生自身发展和需要出发,体现学生的针对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降低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热爱学生,努力学习和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关系,在教学中发挥组织和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低年级体育课教学质量。
篇9: 略论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学科论文
略论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学科论文
[摘 要] 队列队形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具有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等重要作用,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然而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队列队形练习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等原因,学生不愿意练。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练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 队列队形 教学方法
1 引言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新课标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冲击,队列队形练习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队列队形的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学生不愿意练,自然就无“快乐”可言。所以,教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队列队形的教法2.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2.1.1 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2.1.2 游戏竞赛法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2.2 降低难度,切合实际体育教学首先是教育,它必须为育人的最高目标服务。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表现出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心理素质不稳定等现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高要求还有很多,如原地踏步时提腿的高度,集体训练时的动作同一性等,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要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2.3 丰富语言,调控情绪2.3.1 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3.2 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笔者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站队时) 队列里莫说话,老师就会把你夸。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立正时)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并拢肩放松。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
2.3.3 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队列队形教学陷入单调沉闷时,教师的肢体语言同样能起到非凡的气氛调控作用。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都会让现场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3 结束语小学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显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4 参考文献[1].曲宗湖 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3].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低年级体育教学论文
低年级体育教学论文
【摘 要】教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熟悉教材或完整的传授程度,而且要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学生的主动配合。因此,要求教学织者具备另一种能力:注重学习过程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重视情绪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低年级 心得 精心设计 细心培养
走向新课程,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心理情绪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堂体育课,单靠以往传统的教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熟悉教材或完整的传授程度,而且要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学生的主动配合。因此,要求教学织者具备另一种能力:注重学习过程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重视情绪产生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 精心设计环境
环境是激发情绪的特殊条件。课堂环境即课堂气氛,如何创设最佳的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只是公式化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环境包括教学的设计、布局、形式等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是创造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为进入角色做好准备。
2 细心培养情绪
这是诱发积极心理因素的具体手段。一盘菜好看好闻而不中吃,会令人不得不中途停筷,要使人越尝越有味,越吃越想吃,需要厨师的调烹艺术。教师的“手艺”就是组织教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有利于学习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运用多变的教学形式,巧妙的组织手段,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在变化多样、趣味无穷的教法与练习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认识主题。可以说准确优美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必要的教具图解,有效的游戏比赛,多变的练习形式等,都是诱发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有效手段。只要对这个问题有了真正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就必然会有自己的创造。
3 准确把握时机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必然向学生作了讲解,但往往在这个时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上,对教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难以有理性的认识。所以,有些知识未必千篇 一律的。在示范讲解的教学过程中,某一适当的环节(学生练习过程对这方面显示需要的时刻)再向学生提示,肯定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如果把握好这个时机,能使学生对教材有更快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或者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说明学生对教材产生了兴趣,但在由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过程中)有些人尝到甜头,有些人却吃到苦头。教师应该看准这个时机,有意识地强调动作要领,提出重点难点,指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必要时选出几个学生进行演练讲解,既有利于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又是理想的课间情绪调整,有利于清醒头脑,达到加强后半段的练习效果。
4 做到关注各体差异
学生的体能之间有差别,兴趣爱好不相同,接受的程度也就不相同。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各种心理动态无不尽情显现:有人兴致勃勃,有人马马虎虎,有人愁眉不展……教师教学中应细心观察,不能忽视各种心理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的放矢的进行不同类型的要求与辅导,鼓励好的更上层楼,消除后进者的心理障碍,想办法帮他们树立斗志和信心,使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我认为在体育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利用,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走向新课程,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心理情绪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堂体育课,单靠以往传统的教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熟悉教材或完整的传授程度,而且要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学生的主动配合。
第一,精心设计环境是激发情绪的特殊条件。课堂环境即课堂气氛,如何创设最佳的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只是公式化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环境包括教学的设计、布局、形式等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是创造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为进入角色做好准备。
第二,细心培养情绪这是诱发积极心理因素的具体手段。一盘菜好看好闻而不中吃,会令人不得不中途停筷,要使人越尝越有味,越吃越想吃,需要厨师的调烹艺术。教师的“手艺”就是组织教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有利于学习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运用多变的教学形式,巧妙的组织手段,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在变化多样、趣味无穷的.教法与练习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认识主题。可以说准确优美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必要的教具图解,有效的游戏比赛,多变的练习形式等等,都是诱发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有效手段。只要对这个问题有了真正的认识,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就必然会有自己的创造。
第三,准确把握时机每一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必然向学生作了讲解,但往往在这个时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上,对教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难以有理性的认识。所以,有些知识未必千篇 一律的。在示范讲解的教学过程中,某一适当的环节(学生练习过程对这方面显示需要的时刻)再向学生提示,肯定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如果把握好这个时机,能使学生对教材有更快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或者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说明学生对教材产生了兴趣,但在由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过程中)有些人尝到甜头,有些人却吃到苦头。教师应该看准这个时机,有意识地强调动作要领,提出重点难点,指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必要时选出几个学生进行演练讲解,既有利于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又是理想的课间情绪调整,有利于清醒头脑,达到加强后半段的练习效果。
第四,做到关注各体差异学生的体能之间有差别,兴趣爱好不相同,接受的程度也就不相同。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各种心理动态无不尽情显现:有人兴致勃勃,有人马马虎虎,有人愁眉不展……教师教学中应细心观察,不能忽视各种心理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的放矢的进行不同类型的要求与辅导,鼓励好的更上层楼,消除后进者的心理障碍,想办法帮他们树立斗志和信心,使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我认为在体育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利用,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匡伯辉等.师专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2 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董操等.新编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1:如何开展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如何开展体育教学学科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随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要求可以简单的归纳为:须有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到底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应当如何开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教给学生什么? 怎么去教?我的观点是: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到底教给学生什么?
1、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体育基础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依据,有了知识作指导,才能使体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此,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而必须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体育基础知识指体育的意义和作用、有关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项目对锻炼身体的意义、运动保健、体育卫生常识以及运动竞赛中简单的规则和比赛方法等。教师应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特点,采取专门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盲目变自觉,把增强学生体质实效的获得,由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的境地,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
2.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体育的基本技术指人们充分发挥机体的能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技能是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因此,掌握技术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一般地说,技术和技能掌握得越好,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就越好,强壮的体质是提高技术和技能的前提。一般人都会走、跑、跳、投掷、攀爬等。但要跑、跳、投掷的姿势正确,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又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并在经常练习的基础上方能形成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得到锻炼的乐趣。
3、教育学生学会交往、交流和创造。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的是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经验、道德行为规范,使其充分认识交往和交流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或提供有益的正常交往和交流的机会,选择可供交往和交流的对象或榜样。并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倡导创造教育,培养创造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素质。因为,没有创造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教会学生关心,广而言之,就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国内体育界发生的大事,关心体育的进步和兴衰。小而言之,就是指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体育活动中,注意关心同学的健康,关心同学的安全,关心同学的学习,关心教师的言行等以及那些值得关心的人与事。其次,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基本的需要基础上,去努力追求与体验那些更高层次需要所带来的.乐趣,诸如助人为乐、求知为乐、不断进取等,使学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实、欢乐和幸福。
体育课为教材而教学、还是为目标而教学?
现代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技术和技能;二是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三是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 针对这些内容,教师怎样去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处理现有课本提供的教材。我认为:当体育教师面对一项教材时,首先,必须弄清为什么要教这项教材?通过这项教材,要教给学生什么?其次,必须了解这项教材的魅力所在;第三,要认真研究这项教材怎么教学生才爱学;最后,才是深入钻研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使学生最快地学会学懂。要把教案的设计看成是对一堂体育课美好蓝图的描绘,将体育课教案编写当作上课的具体执行计划。采用的要求是:
1、拟定一堂课的目标要具体。依据知识、技术和技能;身体的操练和心理的体验;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具体到每一节课的任务,须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从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着想而定。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不同阶段,任务要有所侧重、主辅分明。切忌抽象笼统,眉毛、胡须一把抓。
2、教材搭配和教法的选择要合适。一堂课的教材安排应以教学进度为依据。辅助教材根据主要教材的性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搭配。着重考虑教材是否符合任务要求,能否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是否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能否有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是否突出主教材,保证教学重点。教法要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切忌成人化、竞技化和达标化。
3、教学顺序安排要优化和科学。教学顺序的制定涉及的问题较多,应考虑学生认知与认识活动的特点规律,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安排在前段,以便学生用最充沛的精力投入新教材的学习和完成困难较大的学习内容。把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放在后段,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它教材的教学效果。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把发展力量和耐久力的教材安排在后面。同时,还要注意身体不同部位练习交替进行。此外,遇到新旧教材、难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素质教材之间的矛盾并存时,应从课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为准则,合理确定主次。同时也要考虑气候、场地和器材等因素。
4、教学步骤确定要规范和简练。教学步骤的确定应以教材的动作技术结构为依据。教材的动作结构不同,其教学步骤也不一样。通常将动作结构较复杂的教材合理地划分为几个部分,根据学生的基础由易到难或按技术组成的顺序逐次进行教学。教材各部分的划分,应考虑动作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那种单纯追求教学步骤,而使教材各部分划分改变动作结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时要注重简练实用,切忌华而不实或过于简单。
5、采用教法手段要恰当和有趣。教法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与方法。教法手段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确定教学手段,应以教材性质、学生情况和作业条件及教学的不同阶段等为依据。不同教材,不同对象和不同的教学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教学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要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或千篇 一律,防止形式主义。常用的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6、选择的练习方法要实际和实用。练习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的现有基础与身心特点;体育场地与器材条件等的综合情况,考虑和合理选择。具体而言,教师选择的练习方法既要便于学生的接受,又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尽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有充分的身体活动与心理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
7、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要周密。体育课大都在操场上进行,教师要组织几十名学生井井有条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课的组织工作非常重要。组织工作贯穿课的始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课的各部分的组织工作必须考虑周全。一般课中的组织工作,主要有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和组织形式的正确运用等。基本组织形式有:全班形式、分组形式和个别形式。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人数、基础情况、身心特点与场地器材等进行选择运用。
8、环境的布局和全课时间的安排要妥善合理。体育课对场地器材的安排与布局,全课时间科学的分配与使用须再三斟酌,力求妥善合理。这项工作做得好,其意义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和解决器材不足的困难;更在于便利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计划性,保证基本部分主要教材的教学时间。防止相互干扰,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完成课的任务。
如何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与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条件
1、作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它必须是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愉悦的进行身体锻炼和心理体验;使每一个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切实有提高;对教学内容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师与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睦相处。
2、要使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必须使学生在学校时,有一个良好的体育活动的环境;有一个参加体育锻炼的较好氛围和体验;并对某些体育项目参加有一定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曾遇到过一位好的体育教师。
篇12: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总结
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参与下,以及体育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果辉煌,努力诠释着新的教学理念。学校体育工作是以校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学校体育组是计划的执行者,一学期以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单总结:
一、落实课堂教学,发展学校体育运动。
本学期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学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期初,经体育组全体成员研究讨论一致通过将原来的每周两节普通体育课改为一节普通体育课,一节特长(兴趣)体育课,形成1 1的教学模式,并在二年级中尝试教学。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评价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以基本技能和大众项目为主,减少偏、难、旧的内容以及非大众化的竞技体育项目,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生终生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框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原有的班级授课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重新分类编组;在教学评价上,主要考查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特长项目的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状况。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了保护。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增强,活动意识、竞赛意识以及竞赛的观赏性、竞赛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那么群体工作就更加有声有色,充满乐趣.群体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又一项主要内容。我校体育群体工作的宗旨是“以竞赛促活动,以活动促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师生的身体素质是他们正常工作、学习的物质保障,为了在校内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潮,在我组全体教师的精心策划下,我校举行一系列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乐趣。
1、改革早操,体育组对早操进出场次序进行了合理安排,全组教师坚持每天准时到场参加早操的组织工作,做好每天和每周的评比工作,使每次早操都秩序井然。加大了同学们的活动量,从每天的早操开始,使全体学生精神焕发,持续整天。
2、推出了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年级体育活动课安排中,体育组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精心选择活动内容,确定体育活动器材、编排内容轮流表,并建立由学校分管体育领导、体育教师、带班老师和体育委员组成的管理体系,落实年级体育活动课的目标管理,着重抓好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不断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
三、继往开来,迎接更大胜利 。
一学期来,我们学校的体育工作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并取和预期的效果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校学校体育工作要紧跟形势,加强体育科研、教研活动,研究新标准,实施新标准,积极开展对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校内师资实际等方面的研究和整合,全方位地抓好体育科研、课程教学、训练、竞赛、各项工作,加快学校校本教材的研究步伐,凸现我校体育教育的特色,确保我校体育工作的长盛不衰。
一学期是辛苦的,收获的笑声是爽朗的,成功的喜悦荡羡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目光中我们展望未来,明天的学校体育工作色彩更亮、声音更响。
篇13: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总结
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总结
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将要结束了,回顾这半年教学有得也有失,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在教学中担任的教学工作主要一二年级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担任的是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我认真地学习新课标,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在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活动内容也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把所学所看的灵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使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
对于低段的学生体育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组织上,所以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教学小结。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及教研学习工作,平时能坚持自学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努力提高自己。在教学工作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根据小学对于段孩子的特点,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仔细钻研新的课改目标,灵活设置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注意讲解示范、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为重点,使学生能尽快学会课堂上新学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上,我也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这半年我带领全校学生学习了新的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各个年级的学生都积极学习。这套操作为各个年级期末考试的项目之一,虽然我带的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但是他们同样能积极地练习,努力做好每个动作,并能配合音乐规范完成动作,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的上进心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感染了我,激励我去做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
从这半年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体育教师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学习,大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做好阶段教学总结,认真贯彻好自己的教学计划。此外,小学阶段的思想教育也很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贯彻具体内容。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除了会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更会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信心,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用心教导每一个孩子。
篇14:小学学科教学论文
小学学科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现在一些缺少语言活跃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须要牢牢抓住新形势下语文的特性,并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渐渐提升小学语言老师在课堂上对于语言的掌握级运用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现状;对策
一、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现状
1.语文教材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应用教学的内容与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很多内容对于无法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至有些内容小学生无法理解。以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语言应用教学内容大多数贴近城市生活,其价值取向侧重于城市化,其中甚至出现城市精英教育的理念,小学生学起来相当不适应。
2.教师对语言应用教学不重视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就没有语言应用教学这项教学内容,即使进行语言应用教学也是三言两语的带过,只是教师单独教授语言应用的内容,学生被动听讲。有些教师甚至把学生练习语言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写下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应付考试。
3.小学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
在小学中,不仅是教师不重视语文语言教学,连小学生也对语言应用能力认识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学习观念上的落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只会学习考试中要考的内容,如识字、阅读等,由于考试中并不会涉及语言应用的内容,所以小学生并不重视语文语言应用的学习。
4.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小学语文语言应用课堂教学绝大部分采用讲授法,即教师依据教材进行教授,学生被动听课,师生互动很少。即便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基本上也是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也没用充足的练习机会。二是课堂上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堂中,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使用方言授课,而不是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根本,缺少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会对语言交际教学产生负作用。
二、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策略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训练。要提高小学语文语言应用教学的'课堂效果,首先就要做到提高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发音。根据我国教师资格证认证要求,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要在二级甲等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偏低。因此,学校自身可以定期为教师开展普通话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二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艺术,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2)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语言应用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语言应用教学的重要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亲身参与到语言应用教学中,而不是被动的听课。
2.运用多种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课堂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代入感。语言应用教学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创设语言情境。一是创建真实情境。交际来源于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语言应用教学素材。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真实的语言情境。
(2)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使用多种手段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语言应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性不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一定的自由,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充分运用小组教学。在语言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语言应用练习。这样,小组便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在语言应用学习时既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应用素材,也能够在小组语言应用练习中提高收集分析信息能力与合作能力。
三、结语
语言应用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平台。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余婷婷.民间小学语文读本对小学教材的启示[d].杭州师范大学,.
[2]叶珍.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3]韩锐.中加小学语文练习册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马丽娜.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篇15: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学科论文
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学科论文
体育课有效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有效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过程只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个人认为: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结构,总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生每堂课都要能学习到体育知识,并能熟练掌握体育技能。
(2)一节课合理的教学密度应达到85%以上。
(3)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从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的教学组织结构,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去安排,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什么样的体育课堂目标才是有效的?即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在备课时,教师设定的目标既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又要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的身体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实实在在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性动机,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是明确,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真正高效的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全面、适度、明确而具体的。为此,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住体育课程的理念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健康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新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境,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这项工作只能依附于运动技能发展于身体的练习中进行,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的心理因素,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
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起兴趣,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利用网络,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强练习和反馈信息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
有效地练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今的课堂练习却陷入严重的缺失状态,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使学生练习带有目的性、方向性。练习应穿插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进行,同时,练习要富有方法性。
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一切发展的,但是它离不开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我们常提三基,这是体育课特有的提法,而一般文化课的是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体育课程中之所以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因为体育课从事的身体练习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基本特征。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获得技术又能掌握技能,可见体育课的技术和技能是离不开身体练习的。并且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再次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案。
六、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课堂教学评价是操作性的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评价应具有发展性,强调的是教学进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动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自评与互评的结果差别很大,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自评与互评成绩直接进入教室评定中。可以将教师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价成绩,将自评与互评成绩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与学生成绩单上。另外,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平时的记录,有选择地采用,有效地防止学生的评价成绩出现偏差。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必须要有明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篇16: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快乐游戏课堂的探究江苏省苏州市常熟沙家浜中心小学 李娜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教师不再一味以灌输的方式授课,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得到重视。在语文课堂中各种有益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尝试。其中,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快乐上课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让课堂氛围活跃和生动,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对构建小学低年级语文快乐游戏课堂谈一谈看法。
【关键词】构建 小学低年级 语文 快乐游戏课堂
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化双重含义,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正是打基础建立正确观念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期。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读书和识字等最基本的功用,也是学生今后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小学语文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学校在学生学习语文方面也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和精力,但许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并不高,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不是十分理想。这种现象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分不开。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以教师为中心采取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有必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来培养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近年来,游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小学语文也应该积极主动探索采取游戏教学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开拓学生思路等作用。
一、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识字是他们首先面对的重要学习任务。由于孩子年龄普遍偏小,精神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对字的记忆能力也不是很强。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识字教学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烦、枯燥、畏惧等不良情绪。游戏教学针对孩子的贪玩天性,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比如,在学习“人、手、头、上、长、高”等常用汉字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组成一个词组或一句话,让学生通过上下语境的联系记住生字,“人”字可以用“好人,坏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手”可以用“手指”“手机”等,“头”可以用“光头”“小丽有漂亮的长头发”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比赛或用字造句,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此外,可以让学生互相指认生字,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不会让学生望字却步。
二、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长时间阅读,用传统方法强行约束学生阅读并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适得其反。而阅读是学生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适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集中精神读书。(www.fwsir.com)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认识生字后,分配给学生扮演课文中角色的任务。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扮演充满期待,在课后对照课文反复演练,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熟悉,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我叫“神舟号”》时,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嫦娥姐姐”和“飞船弟弟“。学生在课后对照课文,分别扮演角色,并按照角色要求设计台词。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能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领会课文的内在含义,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三、运用游戏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一直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标杆,也是让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最为头疼的一个任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挖空心思将作文一个字一个字憋出来。这种写作方式让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为作文而作文的目的让学生苦不堪言。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等特性,将游戏融入作文,让学生备感兴趣的同时增强作文的乐趣。比如,小学作文中经常布置的.写“我所熟悉的人”这个题目,学生为完成作文字数要求而凑字数,让文章读起来不流畅、不传神,造成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缓慢。而用游戏的方式布置作文,将题目改成《猜猜这是谁》,要求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可以是亲属、同学等,但文中不能明确写出描述对象的名称,只能描写肖像、动作、语言、事迹等。作文完成后要求在全班面前朗读,每读一句就停顿一下,看是否有人猜出是谁,看谁的作文最快被猜出来。这种游戏方式会让学生积极动笔描绘,对增强学生主动作文、作文兴趣及作文能力都大有裨益。
四、丰富游戏教学方式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方式不局限于上面例举的几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的兴趣等采取丰富的游戏方式,主旨是通过游戏让学生获得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有的教师采取接龙造句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运用熟练。教师先在纸上写一个字后交个一个学生,学生用这个字组成词语写在纸上再传递给下一个学生,直至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也有教师采取益智题竞赛、字谜抢答、幽默笑话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不能只按着成年人的思维去传授知识,而是要将学习的方法生成、知识的拓展迁移作为教学的宗旨所在,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起到促进作用。而要想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自发自主地学习,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足功夫,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最终达到爱学、乐学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朋,邵俊莉,王蔚,探寻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点――以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游戏的开发研究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10)
【2】郭梨萍,品尝独特的语文盛宴,感受快乐的语文脉搏――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点滴体会【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12)
【3】庄美芳让学生在“让学锞堂”中快乐成长――以“活动单导学”课堂敏学模式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6)
【4】杨海军,关注心理健康缔造心灵家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刍议【j】。话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 (6)
篇17: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论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论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教材识字量大,既有要求学生学会认识的字又有要求学生会认会写会运用的字,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突出“多认少写”的原则。识字也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学中,我通过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 、教会方法,自学生字
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我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笔画法、熟字换部首法、去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让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由其他小组补充、纠正等。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4、到生活中,多渠道识字
利用社会这个大会堂,拓展学生识字的时空,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的识字。1、认班中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的认字。让学生发一下作业本,很多字很快就认识了。2、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形象识字。在很多现成的实物上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实物的字,认字认得非常轻松。3、利用“广告牌、宣传匾、包装盒、商标”等识字。4、看电视、看报纸认字,问长辈、问同学。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学生,每时每刻,各地各处都在和文字打交道,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或买东西的机会来识字,这不但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加了生活能力。
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效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8:浅谈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论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因此,小学阶段必须重视写字教学,特别是对于低年段学生,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那么,我是如何进行写字教学的呢?几年来的实践,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板书要整洁、漂亮,平时给学生批改作业也要把字写得端正、整洁,最好一笔一画写正楷字,这样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影响。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向你学习。小学教师写字决不能“龙飞凤舞”,或者写已被废止了的`简化字,这样会使学生眼花缭乱,无法辨认。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写一笔好字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授基本笔画的教学时,开始学生只要明白大概的要求,如起笔、笔和收笔的不同要求和简单的写法就可以了,不要用很长时间的来教基本笔画的写法,在以后的具体汉字的教学中,再逐步强化每一个笔画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用以形象的比喻。比如,在教授顿笔时,告诉学生有了顿笔就像给字化了妆,会更好看。另外,在讲解写法时,要善于举反例。让学生自己辨别美丑,得出结论,自己体验成就感。
三、教给方法与技巧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字都有偏旁,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对这些偏旁能够举一反三。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结构安排。当然,汉字的结构变化是多样的。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上小下大等。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方块形(独体字较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书写时做到认真观察,尽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当学生掌握所写字的比例和准确位置之后,必须让其反复训练。在练习中慢慢把握好字形,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艺术特点的好字。
四、每日一练,保证时间
勤练是写好字的保证,只有引导学生通过勤练,才能使学生逐步把字写端正、美观,才能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练字信心与日俱增。为做到强化学生的练字兴趣,可以安排每日一练活动,每天抽出15 分钟练字;每周或者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评比活动,选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每学期举办两次硬笔书法大赛,由学校统一发奖。各层面练字活动的持久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习字环境,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积极的写字兴趣提供了保障。
五、各科渗透,形成氛围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还要求各学科教师都提高对书写教育的重视,使各科教学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写字教育,形成各学科齐抓共管的写字教育,在学生中形成了“提笔即是练字”的良好氛围。
总之,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已任,认真搞好写字教学,让它在我们下一代的手里发扬光大,让这朵民族之花越开越盛。
篇19: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识字如何、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开展了识字教学,且识字效率较高,主要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创设识字环境
在低年级识字教的中,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积极创设各种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掌握并在一定的句子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习的生字。可以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的广阔空间,眼见耳闻汉字无处不在,是广阔的识字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例如,在认识“灯”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过马路要注意什么。很多同学都会说:“红绿灯”。因为大街上是同学们经常走的路,对路灯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说上“红灯停,绿灯行。”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灯”,就会将“灯”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并强调过马路一定要听灯的指挥,注意安全。再比如在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扔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看到叔叔阿姨乱丢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这时就把“丢”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丢”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记不乱“丢”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教“表”时,每个学校都有“表扬栏”。同学们对上表扬栏印象十分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上学校的橱窗,那个橱窗叫什么啊”。同学们就会说:“表扬栏”,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表扬栏,谁知道表扬的“表”怎么写的?”很多同学都会回忆“表”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表”。还有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让孩子选购适合自己的图书,不但学会了独立阅读、开阔了视野等等,还认识了大量的生字。又比如在班级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家庭环境识字也很重要。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比如说“爸、妈、爷、奶”等生字时,我就找几个学生,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演示父母长辈的样子,边演示边教认这些生字,孩子们就能在欢笑声中记住这些字,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培养识字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
1、字谜识字。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用猜字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谜中牢记了字形。如教“暖”时,学生很容易和“爱”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了字谜:爪字头下一个小朋友,坐在地上晒日头。“是个‘暖’!”“那你们能变一变,使谜底变成‘爱’吗?”“爪子头下秃宝盖,小朋友团结多可爱。”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又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大火正在烧,一压变熄。(灭)”“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池)”。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2、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泡、跑、饱、袍、炮、抱、雹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有水把茶泡,有脚就赛跑,有饭能吃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有手轻轻抱,有雨下冰雹。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
3、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有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再例如“送信”游戏。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会记着生字。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给天性爱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一句表扬、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促进儿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受到赏识,不断的取得进步。如:利用上课之前或者早读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教师赶快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就感,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培养识字技巧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让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技巧,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创造识字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一是通过正音识字。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非常明显,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读音,就成了学习汉字的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n和l不分,经常把ni读成了li,很明显,只要区分开了声母,学生自然就会纠正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汉字,所以,在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我指导他们制作一张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将学生方言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然后经常带领学生去读,这样一来,学生们普通话读得准多了,同时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像前面讲的n、l的情况,学生将音节中声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来,做成一张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学的汉字又添加到这个表中去。此举使学生对自己的方音情况形成强刺激,因而,学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误读、误写情况大大减少。二是通过对比识字。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收集汉字的常见部件,并且进行“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到“堆”字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问学生,“堆”字右边的部分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当学生通过努力回忆,说出“准”“谁”“难”的时候,我及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抄写在书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眼光变得很开阔,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三是通过象形识字。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为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四通过查字典识字。勤查字典是主动识字的一个重要有效办法。“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低年级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还可以复习巩固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取得了拼音与查字典学习效果的是引导探究识字。5、引导探究识字。让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识字。如:教学《操场上》一文中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词语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这几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后,立刻举手如林,说:“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发现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就可以为高年级学习语文中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