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论文(通用17篇)-九游会网址j9

2024-04-22 07:55:28 语文教学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感谢网友“xingfu2008”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与“语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论文”相关的素材。

篇1:语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加强品德教育论文

教学时,要紧紧抓住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景物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幅幅具体生动的图画,并适当采用挂图、幻灯、录音、录相等辅助手段,在学生眼前展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景物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启发他们自然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语文课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就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使学生受到课文的教育和感染。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要抓住那些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学生又难以理解、体会的重点语句,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细加推敲,深入领会作者的匠心所在,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发挥了课文的教育感染作用。

一、在反复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

朗读课文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对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一部乐曲总有它自己的主旋律,一篇文章总有作者基本的感情倾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整体上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把握朗读的基本语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感情。要指导学生用深情、低沉的语调朗读,要读得轻而缓,将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开始朗读时,可请理解较深、朗读较好的同学读,达到渲染气氛、感染同学的目的。有时教师也可范读,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出语调、重音和停顿。

二、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外部教育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但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在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更加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例如教《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要启发学生想象小灰兔听了小白兔说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教《诚实的孩子》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他会想些什么?这样的启发能诱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运用课文学习后所获得的思想认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达到深化课文思想教育的目的。

远大的理想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教学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将来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追求美好前景而奋发向上的愿望。有位老师教学《李时珍》一课,总结课文时,问学生“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为什么要加“比较”两个字?学生说:“比较完善”是说以后还要发展,老师给予肯定,并补充讲述:“李时珍着《本草纲目》后的一百多年,清朝有个赵罗敏写了《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900多种药物,现在,又有人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全班沉默,教师风趣地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时同学们就恍然大悟,笑在脸上,而理想的种子却撒在他们幼小的心田。

三、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从课文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这样,才能用自己对人对事的认识和态度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果教那些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自己对课文内容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就难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受到感染。反之,如果教师能将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的话,就会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必然会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例如,阅读《一个苹果》,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文章所展示的境界和氛围之中,使学生受到深刻的阶级情感的教育和熏陶,学生也能够加入自身的情感来理解这段课文。这说明只有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的教育作用。

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需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培养“四有”人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2: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教育中德育目的,促使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之外,应充分利用精选的优秀课文和精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和审美观,提高好全民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观

根据语文教育的阶段性特点,语文教育目的根据传统的划分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德育目的,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又是处于懵懂的年龄,一切都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学生。中学生是人的一生中从儿童少年时期迈向青年时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时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泛又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

1.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教师,自己的行为也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所有的巨大魅力,在课堂上极富感情的朗读、讲解,将学生引入那美妙的境界中,对学生的情操无疑是一种陶冶。

2.充分利用精选的优秀课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

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选编了许多优秀范文,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迁、政治沿革、国家制度、名人典故和文化遗产等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牢固的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和创新精神。如《皇帝的新衣》、《丑小鸭》、《芦花荡》、《岳阳楼记》和《愚公移山》等等,这就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讲学,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宽领域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灌输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和审美观将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催化”作用。例如,我们在教学孙犁的《芦花荡》时,可以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分析让学生仔细体会文中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的爱国抗日的热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的自信自尊、智勇双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激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对《丑小鸭》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明白丑小鸭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人生在世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要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课文《愚公移山》可以教育学生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人生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需要这种愚公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我们不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尤其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责任观。

3.运用精美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文章,有的不但文字美,还涉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这些都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直接或间接的优秀素材,屠格涅夫的《麻雀》中,麻雀妈妈为了救小麻雀所表现出来的壮丽美,苏轼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表现出的那种顷刻而至的急风骤雨的壮观,还有“白云依静渚”,“墟里上孤烟”,“泉声咽危石”,“轻罗小扇扑流萤”的优美境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优美。借助这些生动而又丰富的内容在正常的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读、感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诗句所描绘的优美画面。纯洁学生思想,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及早找准和确立人生的坐标,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更好地把语文知识学深、学透、学活、学好。

总之,教育是对人的教育,知识的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提高全民思想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直接推动国家的文明程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借助语言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篇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读到“朱德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4、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品德教育

在教学改革之前,应试教育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我们的教育往往只培养出高智低能没品德的学生。老师只会拼命地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在进行新课改了,就要还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本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例如教授《刘三姐》一课,可以在教学当中设立场景剧,把学生分为两组或几组进行山歌对唱,学生肯定在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既得到了音乐熏陶,又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积极美好品质。

篇4: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浅析论文

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浅析论文

摘 要: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关键是要迅速提高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全新的角度来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的内涵。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 书写能力 口语训练 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工具性、社会性的综合功能。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语文教材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凭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由于教师长期从事单一的语文学科教学,因而容易使教学模式化。一篇课文通常是对词句的理解,篇章结构的分析,以此来引导学生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师的定势思维,为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然而,教师对教材的静态分析,容易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能用一种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提出独到而不同一般的有效解决方法,它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其关键是发散思维。农村学生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面临的是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地学习、提高的客观现实。要适应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必须使学生具有潜在的创造性思维。一篇课文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审美鉴赏,而学生则可以从多方面获取

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的思维朝着创造性思维方向发展,强化自己自由意识的能力。语文的一篇课文和数学、物理等课程的例题一样,只是一个例子。在它完成了例子的`作用以后,就可看成一堆训练思维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激活学生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果说教师的定势思维可以快捷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话,那么创造性思维则可以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必须将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今天的教,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学。

二、注重汉字书写能力的训练

文字是记录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能增强表达效果。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和标准,往往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养及精神风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对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国内外社会交往都有重大意义。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使用汉字的人,应该写一手好字,以适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往往被认为是有文化的表现。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文字。它不仅要求书写迅速、规范,而且力求书写工整、美观,甚至要求具有欣赏价值。学生不管是在校学习,还是今后走向社会,他们在工作、学习、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都离不开写字。所以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农村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是十分必要。特别是现在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许多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求职打工就更显得十分必要。如果从事文秘或财会等相关专业的工作,对汉字书写的要求就会更高。因此,汉字书写训练要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在对汉字书写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强调书写训练,力求达到“书写工整、规范,有一定速度”的要求。

三、重视口语训练教学

现代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范围新的技术革命高潮的到来,使得人们彼此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在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作为我国农村建设的新一代,不仅要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要有能够在别人面前明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还要有能满腔热情地去说服别人的口才,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使口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机对话已经成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对口语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的训练,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再说口语是最简便、最快捷、最廉价的信息传递手段,比文字表达更灵活、更及时、更直接了当,因而更行之有效,应用也更广泛。讲究口语交际的方法的技巧,用明晰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农村青年外出求职的必备素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学习的兴趣,加大课堂演练力度,让学生了解、掌握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力求使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敢说、能说、会说,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新的时代和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给农村学生提供了机会,也对农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勇敢地面对现实,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篇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式分析论文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方式分析论文

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年龄小,认知不到位,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怎样的思想品德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将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呢?结合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是根据学科特点,在传授知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要善于帮助学生把学到知识的体验转化为审美态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一旦具备了这种审美能力,他们的情操和思想就会得到陶冶和升华,每门课的`本身都能挖掘出折射人类品德的光辉。

二是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同桌之间或前后位之间发生矛盾的现象,有的是因为没有经过对方同意拿了同桌的东西,有的是因为后面同学的桌子太上前挤着前面的同学,还有的因为争执而吵了起来等,这是需要教师冷静对待,不能因为他们破坏了课堂纪律而大发雷霆或是简单训斥,应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互相团结,友爱相处等。以前我们往往会认为把学生上课之间出现的矛盾,简单视为违反纪律,并教育其遵守好纪律,没有注重从学生的品德这方面进行教育,所以导致学生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类似的矛盾却不断出现。因而,慎重对待学生上课时的矛盾,及时进行品德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不是很强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利用知识分组竞赛,有为小组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纪律比赛等,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学生控制不住自己,依然不顾小组而自由说话,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单独教育,培养其意志力和定力,而不能简单给他下一个定义:他没有集体主义感,不利于培养他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是及时对学生进行说谎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出现“说谎”现象,如:老师,刚才我背过来了,你提问我又忘记了;明明是他说的话,却说:老师是我同桌叫我,所以我才大声说了等等。要对学生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说谎本质不是就是愿意欺骗老师,而是为了免受批评,或想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有一个好的印象,所以找个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时需要教师冷静对待,不能直接给学生盖上一个说谎的帽子,而是分析原因,了解他这样说的目的,正确的给予引导,让他明白要想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有个好印象,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以编造理由开脱,那样反而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也不会有个好的印象。

五是对学生进行互帮互助教育。

在教学中会发现,有同学不会的问题再问别的同学时,别的同学往往显示出不耐烦的样子,说:我的都没有做完,等我做完了再说,或有的同学书掉在了地上请另外同学帮忙而不帮的现象等,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互帮互助教育,利用讲故事、讲道理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虽是一些小事,但是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二)解读.[m].北京: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2鞠振荣.新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9.

3赵秀菊,张昌运. 学校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488.

4孟建芳. 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尝试 [j].作文教学研究. ,01, 121-123.

5徐仁忠;.科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网络科技时代. 2007,12, 34.

篇6: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新疆奎屯126 团中学 李娣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的同时,必须结合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挖掘教材的育人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凡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人才的需求,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引领启发;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03-0004-01

语文教学向来以知识的传授和智能的培养为主要任务。

但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思想教育上的松懈和失衡,以及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思想性。这一点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它迫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和智能培养的同时,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

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产课的学习,在语文知识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利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又如屈原的《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精神文明的成果,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

同时,我们须要培养学生在热爱祖国的情感基础上,养成优良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教育是指道德规范和品质行为的教育,其主要内容有国民公德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等。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尽到作为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共同道德规范的义务,在语文教学中慢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比如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持环境卫生,维护社会生活安定;讲究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在人际交往中说话、做事有分寸,有节制,有文明素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先人后己,相互谦让;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爱护兄弟姐妹,以及邻里建立互敬、互助、互让的和睦关系等等。无论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语文教材中这些脍灸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个人品质来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而作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慢慢渗透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让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个大写的人。首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一些中学生由于缺乏对生命的认识,不尊重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吸毒、泡网吧、轻生、群殴致伤致死等这些不光彩的事不断发生。针对这些浪费生命的现象,在授《热爱生命》一文时,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掉。而是应该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针对我们的一些学生认为世上无爱心从而把自己的爱心收藏起来的这种现象。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责任感教育。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里。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先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不需要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呢?要让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在语文课的学习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得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因为意志是一个人的重要心理品质。它是指人能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语文教材充满了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丰富营养。比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引领学生学习艰苦求学、终有所成的拼搏精神;在《愚公移山》中感受和领悟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等等。还要让他们学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要有创新的意识,因为创新意识是现代人的典型素质之一。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语文教材中表现创新精神的内容很多,如《奇妙的克隆》关于克隆术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等等。还要学会面对坎坷与困境,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 篇章。如《音乐巨人贝多芬》通过贝多芬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主人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追求,讴歌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等。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也不仅是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人类最伟大、最复杂、最美妙的艺术创造”。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上努力去引导、启发、培养学生,更要在思想道德领域逐步把学生引上自学、自立、自强、自我完善的人生之路。这也是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然要求。

篇7: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李晓容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中学)

人们常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马到成功。更何况,《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巧妙地渗透抗挫教育、感恩教育、合作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谦虚情怀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渗透抗挫教育

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学生,一方面,物质条件的优越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了更多的呵护与赏识;另一方面,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又使他们无法适应这两者的冲突,势必又让这些学生面临更多、更重的心理负担,如不及时疏导,挫折感便会吞噬他们的幻想和欢乐,扼杀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所以要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因此,我在讲综合性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时,让学生积累了我国古代的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张海迪虽高位截瘫却自学成才,霍金虽坐在轮椅上却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等事例,让他们知道,古今中外的这些人都是在与逆境搏斗中成为杰出人才的。学生从中感悟到:困境中一定要战胜并超越自己!

二、渗透感恩教育

现在好多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对他再好,他们认为是应该的。无论你多么关心他、爱护他,甚至用慈母般的行动来感化他,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且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名牌,所有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当然。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报答老师谆谆的教导之情,父母拳拳的养育之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赏析孟郊的《游子吟》时,诗的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俗形象的比兴,寄托了赤子炽热的情谊: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女儿,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当子女的为父母送上一杯热茶,端来一盆滚烫的洗脚水,就是对父母的报答啊;作为学生,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做每一道题,也是对老师的感恩啊!

三、渗透合作意识教育

我国一向倡导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相传已久的古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成为时代的风尚。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过多地强调个人奋斗,而忽略了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以取得成功。因此,在综合性学习《微笑面对生活》的教学时,学生积累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名言,他们感悟到: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四、渗透忧患意识教育

现在的学生,要吃有吃,要穿有穿,甚至上学、放学都是小车接送,但是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机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列举的六个人,他们都出身低微,经过种种艰辛磨炼、终于身负“大任”而显贵的人物,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学生感悟到:胜利的鲜花,从来就是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总是在奋斗中用荆棘编成。

五、渗透谦虚好学教育

我所教班的学生,有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因此我在讲当代作家马南的《不求甚解》一文时,就特意讲了陶渊明的读书观:虚心,别骄傲自负。让大家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课后积累名言。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些有关谦虚的名言,以及“稻穗长得很饱满,头却垂得很低;狗尾草长得又小又瘪,却摇头晃脑,洋洋得意”等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学生认识到:凡有真才实学者总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的人却常常自高自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课堂上要有针对性、抓住机会,渗透品德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参考文献:

孙翔。语文反思性教学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36)。

篇8: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学论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教学 教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强化首次效应按理说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科之一,可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厌学语文是普遍现象,而其中”公式化”教学使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在小学毕业前的“冲剌”阶段,每天有抄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乍到初中,他(她)们从精疲力竭中解脱出来,一切都会感到新鲜,这时如再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受到压抑。因为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谜才会钻进去,学习才会出成效。为此每届新生的开头几堂课,一定要在学生的心目中为语文课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起他(她)们对学语文的兴趣。如在上(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时,尽力把课讲的有趣味性,注重了新课的导入,“流星”是什么?这不是流星,那又是什么呢?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熊皮手套”。那么,熊皮手套怎么会和流星连在一起呢?用一系列的提问,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趣引导,趣中长智。在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问题的同时,创设学生能够生疑的种种条件,让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了。只要同学们能配合做到积极思维,当然也就对这一学科有极大的兴趣,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

二是注重情感渗透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后,他们就会积极思维,提出许多问题。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幼稚和无知的发问,常常会在课堂上出现,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甚至会把老师推到很尴尬的地位上。遇此情形,学生总急于观察老师的脸色,甚至怀有一定的紧张的情绪。为了消除学生的顾虑,不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作为老师不应批评、责备学生,而是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积极善诱。这种和颜悦色的诱导过程,往往渗透着情感教学。其实语文教学的'本身,就是认知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的。设想:一个语文教师板着脸,凶巴巴地往讲台上一站,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当讲到蔡芸芝老师如何教学生跳舞、观察、读诗时,站在讲台上的那位老师又将作何感想?同学们把书上写的老师与现实中的老师进行对比,还会喜欢你吗?还会认真听你的课吗?因此在上课前,一定要先认真备好课,发掘出课文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尽量让自己象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缩小师和生心理差距,融治师生关系。事实说明,轻松、融治的气氛,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教学内容,并打上深刻的烙印;而过于严肃、刻板中的强迫接受的知识,一晃就烟消云散。课堂不应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应是笑声叠起剧场。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的差异,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只要师生之间心心相通,就能共同步人有趣的语言领地。

语文教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悠久的传统赋予它相对的稳定性、方兴未艾的教改春风,又给它灌注了新的生命力。有人说:成在舌耕,功在思考,把兴趣教学融于语文的教学中,构成良性循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篇9: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论文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论文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我们当代中国人,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建设四化的重任。语文教学正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有着承前启后的伟大作用。 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并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以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用中国历史中动人故事打动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不乏文人学士刻苦用功,终有成就的故事。这是我们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理由让它发扬光大,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引以为鉴。另外,学生对于这种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很感兴趣,比起枯燥说教来要更有实效。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教材,把学生吸引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上来。这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使他们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渴求心理,增强他们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二、正确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培养正确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正飞速发展,信息化正日渐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取代落后的观念;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熏陶使他们有可能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所有这些,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们不能因为所达到的目是使学生接受古老文化而无所动,我们应努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学生了解、掌握、运用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参预,使我们有可能与世界先进教学理论接轨。我们可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运用综合手段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新的教育理念在召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呼声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些学校成功的范例也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借鉴。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一定有出色的效果。 广大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殊不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教会学生判断是非曲直并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适合本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对于古人学习方法可取之处,我们还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拿来以为己用。更重要的还是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独立行走,而不要老师步步搀扶。学习语文如此,其它学科亦如此。

三、教会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搞好语文教学要有丰富、广泛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有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本领。这里,我们不妨重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于外来文化可以如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亦可如此。那些好的,对学生形成美好心灵、美好品格的东西,我们尽可以放心交给学生;对于封建的,腐朽的文化,我们则要求学生寻其不是,以作反面教材。这是我们的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来规范学生,提高素质的手段和方法。

四、在以上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掌握民族文化的意义。

在学习中让学生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这画龙点睛之笔绝不可少。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上伟大人物为爱国、救国献身的故事帮助学生来体会这一点。 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担负着重振中华雄风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们只有把一代品格高尚,素质优良的接班人交给党,交给人民,才不辱为人师。

篇10: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多种形式     读写结合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许多语文课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反复复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如我上《背影》一课时,文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找出描写背影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文中有四处描写我的眼泪,每次流泪我都想到了什么?学生带着体会再读这段话,接着再读,再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许多学生在读时都带着眼泪,进而理解深深的父子之情。又如在《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再如我在教学文言文《童趣》一课时,反复强调要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所以我除了范读,抽生读,还适时出示了趣味十足的小动画,让学生用课文给画面配音,使初次接触古文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韵味十足。听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看他们摇头晃脑的情形,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快呢?在教《为学》、《五柳先生传》等文言文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一共读七遍,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发挥自己应尽的作用,或是指导,或是评点,或是示范,或是领读。学生熟读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背诵。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

读给家长听。要求学生把一个自己喜爱的作品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按每项1分的标准打分。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家长的好评,在课下练了又练,然后郑重其事地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不但锻炼了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两人互评。在诵读课上,以前后座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以前一样,总分3分,读错一字、有停顿或不流利分别扣0.1,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学生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依然是六人小组,每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由老师发给纪念品。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爱读的读得更好,不敢读的也急于表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评价来激励学生,能使他们更喜爱朗诵,喜爱文学,品味语言,陶冶情操,对帮助老师进行诵读课及其他方面的教学也有不小的帮助。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 ,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指导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无疑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从课文入手,大量阅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毫无疑问,阅读教学的另一大任务就是要读写结合、训练到位,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如我在教学《背影》, 出示句子:

“,仿写:     例:父爱是送别时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我倍觉感动。

父爱是                            ,                          给学生填空并朗读, 又如上《故乡》一课时,让学生填写句子:“当闰土在         的时候,我在          。”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读懂了作者的心,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 因此,我们必须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以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要努力提高朗读的艺术水平,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1: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论文

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劳技、心理等素质为根本的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就是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在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等方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获得智力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然而,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其教育形式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这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是极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是单纯地从事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必须加强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和历练,充分发挥其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才是当前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富有新颖性、启发性、直观性、创造性和兴趣性,渗透和体现素质教育。

一、面向全体,注重个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因材施教。不同的教材(课文),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个体,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面向集体,关注个体,使每个受教育者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丰富和提高。教师成功的语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学科教学活动。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解决问题。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有梯度的问题,分别供好、中、后进生思考;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他们练习。让“好”的“吃饱喝足”,让“中”的“恰到好处”,让后进者感受到“学习进步”。特别是那些“迟开的花朵”更要精心哺育,辛勤浇灌,耐心而又有信心地帮助。只有这样,才可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自我锻炼语文能力的平台,使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突出运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文化素质,逻辑思维,道德情操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显然,这需长期培养和经常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课堂上可采取“自学为主,以读为主,读写结合,放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好帮差,互帮互学。采取直观教学,寓学于乐,克服以往填鸭式弊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读多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应继续发扬。凭借教材指导学生有步骤地灵活运用初读、熟读、精读、朗读、默读、跳读等读法,认知和感受课程内容,培养阅读、思考能力。教师要突出重点段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文章的味道,读出文章的新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同时,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扩写、缩写和续写等练习,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写出真情实感。如教《林海》一文后,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附近的.大山林木,然后仿《林海》一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学生趁热打铁,不但把文章写得生动,而且还把课文的许多值得借鉴的修辞、写法和语言运用,等等,都在文章中有了体现。显然,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走出去观察大自然,体验自然界的美,使爱美的感情得以升华。

三、整合资源,扩大视野,注重各科知识渗透

语文学科不是单一的语文,实际上它包含或渗透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单一的学习语文知识,在突出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前提下,要把各科知识恰当地穿插、整合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无意之中”获取了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太阳》一文,教学中要涉及到地理常识;《廉颇・蔺相如》一文教学中要涉及到历史知识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各科知识的教育,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切实施素质教育。

四、教学民主,学教结合,寓语文学习于乐趣中

在语文教学中,应提倡民主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方面,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热爱学生使学生充满学习信心,积极向上,加深师生感情,教师的教育要求就能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非智力因素的需要。

另一方面,教法新颖,课堂活泼,富于乐趣。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法,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新颖、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体会课文意图;教师要根据文意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直观;采取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学生表演等形式,把课文内容、情节发展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身临其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思想情感,磨练语文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要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实践的良好个性,把语文综合素质的自我培养变为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篇12: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一、语文教学营造争鸣氛围

思考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一旦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活跃起来了,对问题有了兴趣,这时候教师更要及时进行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从而促使他们养成爱提问和善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向教师发问时急切渴望教师的解答,但是我认为,此时教师不宜急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给予解答,而应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语文教学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教师更要分析和总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把问题归类解决,一般的情况下:

第一类是关于字、词、句的理解,分析和运用问题;

第二类是关于思想内容、修辞手法、写作特点和写作手法的总结和掌握的问题;

第三类是超出课文外或有时甚至是教师也未想到的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探究、讨论,并寻求尽可能完善的答案,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问题具有创见看法和想法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激励大胆创新,争取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热烈学生争鸣的良好课堂氛围。对于第一类、第二类的问题教师可放手将它“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必要时教师给予点拨和引导,在学生的共同讨论下,他们自己总结出结论,获取满意的答案,同时掌握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对于第三类问题,虽然复杂些,也许教师始料不及,但千万不能惊慌失措或乱分析或给予不正确的答案,要真诚地表扬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精神和学习态度,同时也要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把问题反馈给学生,师生共同研究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最终解决问题,得到完整的答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善于钻研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创新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互动活动,使其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掌握自学本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执着于每一个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是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把实施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树立发展学生个性的观点,主要是尊重学生个性尊严、尊重学生存在价值、发挥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相信他们会创新,有创新能力,然后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他们主动地发挥自身的潜能,积极地去想象、去创造、去发展,并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理。关于创新教育方面,我很欣赏优秀教育工作者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他上课高度民主化。他在教课中,首先每篇课文学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用哪种方法进行教与学,一节课结束后,上得如何,全由学生举手表决决定,一堂课学生举手表决多的有20多次,他的这种授课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它的这种思想和做法是创新教育的做法,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

篇1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一点感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一点感论文

这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程改革成果骄人,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众多的公开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可总感觉有很多课我们平常是上不来的。那么,最常态的语文课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夯实“双基”,追求本色的课堂才是我们应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如薛法根老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现在的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复杂,形式多,花样多,让人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仔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新课程强调学科整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张扬,但语文学科的整合绝不是各学科的大杂烩,张扬个性要以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不能让非语文活动占据课堂。譬如我曾听《吆喝》公开课就非常热闹,教师把文中出现的所有“吆喝”用合理的语言串起来让学生逐一模仿。学生模仿得很到位,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但反思一下这堂课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多少?课堂上展示“吆喝”的学生课前需花多少时间练习?老师课前难道就不需花大量时间指导吗?课堂看似热闹,其实轻松花哨有余而扎实严谨不足。再如《恐龙无处不在》,老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多种恐龙图片介绍恐龙。学生看到繁多的恐龙图片惊讶不已,沉醉其中。当老师想让学生回归课本时,一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已过。这难道不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真语文”的时间吗?这难道不是为了增加课堂的.可观性,冲淡语文本色,甚至失去语文本色吗?所以,我们要上简单、朴实的语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浅出上做文章,准确地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简约、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手段简便、教学语言简洁……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二、扎扎实实搞训练

学生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专务是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中最主要的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有专家用这样几个词概括语文课的实质:“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然而,现今的语文教学,字、词、句、段、篇,读、写、听、说等基础性的东西似乎被边缘化了。课堂上,见到的是师生的忙忙碌碌与喋喋不休,却很难见到教师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段、篇,读、写、听、说等语文实践活动;见到的是连珠炮似的提问或穷追不舍的追问,却很难看到教师挤出一点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去潜心会文、静心思考、动笔写写,更难看到师生之间能够静心聆听,及时纠正学生发言时的语病……如此教学,只是虚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我们若再看看名师的课恰恰是朴实无华,注重扎扎实实训练的。

我听过全国特级教师袁源老师的一节文言教学课,至今记忆犹新。仔细想想那堂课就是最普通的文言教学课:诵读课文、重点词语释义、文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自然、淳朴、本色、不刻意雕琢。但我听后收获很大,好像有了顿悟,豁然开朗了,突然明白了:文言课文这样教很有实效,我们普通老师也可以这样教,并且同样能教好。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吧!所以,我们要上扎实、高效的语文课。教师上课应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语文的本色应该是简单、朴实、扎实、高效的。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返璞归真,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达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的境界。

篇14: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探讨的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探讨的论文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虽然我们许多教师均认为其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重视不够,往往为繁琐的课文分析或大量的书面练习所代替,越来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朗读的真正意义认识不足,或进行朗读教学的能力较弱,而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欠缺了朗读方面的内容。所以,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朗读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各个感官能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共同完成应激、反应任务。并且人体的感官调动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越多,学习的效率就越高。读课文时,口腔首先得运动,眼睛要紧盯文字,读出声音后,耳朵又听出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音,这些信号又刺激大脑进行运动:分析、综合这些信息,最后沉淀知识,形成能力。可见,朗读是增强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2.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直接的感悟,或者说是直接的思维。是对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学生在朗读中既要了解语言的表象意义,又要了解语言的隐含意义。朗读过程指的是语言文字所反映的信息的理解、分析过程。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看着汉字的形体,读出语调、语气来,意义自然会明白许多。有时一个难句子,第一遍读不顺,需读第二、第三遍,而且一定要读出声音来才能懂得它的含义。文言文中这种现象就很常见,如《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句中,前一句要读出上扬的反问语气,后一句要读出下降的陈述语气,才能表达出作者对“不知马者”的辛辣讽刺,表达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极度愤慨之情。

每一篇文章,学生通过课前朗读,一般都能理解60%左右的内容,有些感情丰富的文章,甚至不用老师的讲评,反复朗读就能理解文章饱含的感情,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3.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朗读不仅能提高“读”的能力,还能使听、说、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朗读训练多了,积累的语言材料就多,形成的语感也强,碰到相同情景,就可以“出口成章”,提高说话能力,增强说话信心。

通过朗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米”从哪儿来?很多一部分就靠朗读得来,看看鲁迅、郭沫若、茅盾这些大文豪,写起文章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这些“经”、“典”就源于他们深厚的国学底子,源于私塾先生教会的朗读、背诵。通过朗读,还可以学会写作的.技巧。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布局,有时都得益朗读得到的直感。仿写句子,就是很好的例证。在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让学生仿照“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这一段话,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就……”句式写话,结果学生都写得很好,改变了他们一往只写单句的现象。

同时,朗读时的声音诉诸耳朵,大大提高了听力水平,强化了听力训练。

二、朗读教学的实施

1.录音范读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都配有朗读磁带,这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特别是播音员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着充沛的感情,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朗读带中,雄浑圆润的男中音,声情并茂的朗读,一次次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使同学们感受到了铿锵有力的节奏美和抑扬顿挫的音韵美,仿佛置身于辽阔、空旷、奇寒的边塞地区,似乎看到了树枝上落满的积雪,并把她想象成那盛开的梨花。录音放完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赞叹声,充满了万丈豪情,他们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2.教师范读

再好的磁带也代替不了教师的朗读,因为经常使用录音,学生没了新鲜感,少了刺激,而教师的范读则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笔者就采取范读的方法,把自己融入了清澈明亮的月色中,几经转折,几经曲折,感情随文章内在气韵波动着,流转着,同学们也仿佛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中。朗读完了,同学们才从这宁静的意境中醒悟过来。

另外,教师生动的朗读,既能传达出作者对课文中人物、事件、景象的情感,也能传达出教师本人相应的情感。教师所表达出来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中人物、事件、景象产生鲜明的爱憎,这就是朗读教学中教师范读所产生的情感教育效果。

3.学生朗读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才能完成对课文的诵读教学任务。怎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训练,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训练。

读准普通话的声、韵、调是朗读练习的前提,另外,还要注意音节、音变等内容。教师在训练前必须对自己学校所在区的方言作全面地分析,找出与普通话的区别,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训练,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如笔者所在地区前鼻韵“en”“in”“un”“ün”与后鼻韵“eng”“ing”“ong”分不清楚,我便先进行发音方面的语音指导:第一,前鼻韵是在主要元音发完之后,舌尖靠在上齿龈上;后鼻韵是发完主要元音之后,舌根靠在软腭上。第二,发主要元音时,软腭不可下垂,要尽量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全部从口腔流出。元音发完后即接上一个后续鼻音韵尾,即将舌尖抵在上齿龈上,或将舌根靠在软腭上。另外记住常用的字,或借助汉字声旁类推来加强记忆。

其次,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对学生朗读的最起码的要求,如果朗读了半天,连自己都不清楚内容是什么,听者当然更不明白了。因此,理解作品内容是朗读成功的基础,无论读什么作品,都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也就是说,要用正确的观点对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仔细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弄清词句关系,理清结构脉络。只有全面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语言特色,才能确定朗读的基调,才能使朗读具有表现力。如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要以沉痛、压抑、悲凉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读《皇帝的新装》一文,要以诙谐、幽默、讽刺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读《苏州园林》一文,要以自豪、骄傲、赞美的感情基调来读。

再次,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

朗读的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调的把握上。语调包括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方面,教学中必须对这几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①找准重音

重音是一句话的主要词语,重音的位置直接影响着句子的感情及意义的表达。如:

他在教室里学习。 (他在教室里干什么?)

他在教室里学习。 (他在哪儿学习?)

他在教室里学习。 (他在不在教室里学习?)

他在教室里学习。 (谁在教室里学习?)

②高低起伏

音调是影响抑扬顿挫效果的重要原因。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变化,像音乐中的曲调一样,它是最能找到感情支点的地方。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如:

“地球是圆的。”宜用陈述语气,语调平直,是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讲述一个道理。

“地球是圆的吗?” 宜用疑问语气,语调上扬,表示有所询问。

“不许动!” 宜用祈使语气,语调下降,表示命令、禁止、要求、请求等意思。

“啊,太好了!” 宜用感叹语气,语调下降,表达赞美、热爱、感慨之情。

③注意停顿

朗读时的停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逻辑停顿,即根据句子的成分自然停顿;一种是语意停顿,即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进行停顿。如:

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根据七言律诗的节奏,朗读时要处理为“二二三”停顿,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停顿是逻辑停顿。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一句的停顿是这样的:“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根据读者对作品理解而设置,叫语意停顿。

④张驰有致

朗读时的语速也影响情感的表达,一般叙述的内容,往往用平均语速,这样显得从容不迫,富于表情,易于使人领会。情感越复杂,语速越千变万化。心情紧迫,或者语气带有命令式,或者为加强语势,往往语速要快。

古诗文朗读时语速普遍较慢,也要注意张驰,如《题破山寺后禅院》最后一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馨――音。”最后三个字语音延长,才能表现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仅有禅院的钟馨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着,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它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它使一刹那成了永恒……

在朗读中,语调的重音、停顿、快慢、高低诸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紧密配合的整体存在。因此,朗读时应综合运用,统筹安排。

最后,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式。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念字式”“念经式”“学生腔式”的不正确的朗读方式。

念字式:表现为无论课文何体裁或题材,一律一字一顿,且间歇时间相等的读书方式。这样的读法,语调平直无变化,节奏呆板呆滞,无重音,更无感情的表达可言,是一种无层次的、无分析理解的单音节朗读法,要坚决加以纠正。

念经式:表现为声音低、语速快、吐字不清、语调单一的读书方式,这种方式没有停顿,没有重音,更没有感情和声音上的变化,听起来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长此下去,只能导致学生读书的兴趣大减。所以,教师要及早发现,及早纠正。

学生腔式:表现为音调固定,节奏固定,语气不自然,矫揉造作的读书方式。这种方式好像读书时的专用腔调,给人以虚假、讨厌之感。在低年级时最为常见,教师要及时纠正,做好朗读教学的养成教育。

总之,有效地实践朗读,是成功进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的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篇15: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论文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课文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因此,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每篇课文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式。通过审美的教育,既能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又能使他们具有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美育一直受到冷落,尽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由于人们美育意识淡薄,往往只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知识性,忽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有现实意义的。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思想情感要通过精妙的语言来表现。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论是研究诗词的构思美,还是分析散文的意境美,都是要经过对语言美的分析才能完成。有的作品句式灵活,变化多端,这些都要引导学生去体味、琢磨,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高尔基说过:“文学是借助语言来雕塑描写的艺术。”语言是美的核心,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就要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得以闪光,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例如孙犁的《荷花淀》,作者为景物连用四个“白”:“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银白的世界”、“洁白的小褂”,反复渲染,一幅幽静高远,色彩优美的夜景呈现在面前。作者用“白”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受,寄托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感情。体味作者苦心经营的关键词语,可使学生领略作者用字的匠心。

《荷塘月色》一文语言细腻,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文中的叠词运用精巧传神,给人以美感,堪称一绝,如文中的开头和结尾,作者不愿打破一个“静”字,用“悄悄”出门,“轻轻”回来。这两个叠词巧妙地融进了作者的深沉的心情,与全文的意境、情调也和谐统一。月色下的荷塘呢?“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田田”的像“亭亭”舞女裙的叶子。这一连三个叠词,展现了荷塘的“曲线”美和叶子的丰盛美姿。

接着,朦胧月下,微风善解人意,送来“缕缕”荷香。这一“缕缕”不仅写出荷香的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更写出了沁人心脾的温馨。叶美,花美,当然离不开“脉脉”的流水,这一“脉脉”传神之笔,赋予了水的姿和情。它不仅写出了流水的文静之态,更绘出了流水饱含情思之韵。全篇课文像这样的叠词,共有二十处之多,它使文章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学中如能抓住一些关键性叠词分析,拨动学生美的心弦,启示他们情思萌发,从而也就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文学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读者的美感,是因为经过文字的刺激,能观此思彼。这个“思”就是想象、联想,通过想象能使读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现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特别是那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描写,往往要涉及到景物的形、声、色,因此,教学时就需要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展开联想,使脑中图景清晰起来,立体起来,把书中的'无我之境想象成有我之境,使外物与内情融合,从而引发审美情感。

如《风景谈》中的“沙漠驼铃”就是一幅要求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方面去直接感受美的画面。画面的开头是:“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寂静”、“热空气作哄哄的火响”,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的是:死寂、干渴、燥热,使人感受到的是肌体的疲惫和虚弱。然而作者笔锋一转:驼队出现了“柔美的铃声”,压倒了“哄哄的火响”,“惺红的大旗”战胜了“柔弱的目光”。驼队的出现带来了生的希望,昂然高步的骆驼队的方阵出现,使人感到无比的壮美。这时不由得使人感到:“是人点缀了自然”,“自然是伟大的,而人更伟大”。这样的感受你能说不是对人性美的一种认识?

文学作品是作者审美观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美的力量在于他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的揭露,读者只有深入到审美对象的内里才能产生与作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所以,不把审美感提高到理性的高度,就不能使学生产生深沉稳定的审美情感。

《风景谈》中“石洞雨景”、“花园情侣”、“桃林茶社”、这三幅画面是作者匠心独运,以景衬人,借景发挥的点睛之笔。其中“花园情侣”与“石洞雨景”是组对比的画面。教学时要求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辨别“美”与“丑”。结论是前者景美、衣美、人平庸,而后者是景丑、衣丑、精神美,联系现实生活,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今天,不也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美吗?

当今的社会,培养怎样素质的人才能跟时代同步前进?应该首先是对人的意志、品质、情操的培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虽然写的是他人他事,只要上课时教师带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同样能收到育人的效果。

法国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名著,他们都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当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这艺术殿堂漫游时,就要挖掘教材中能体现美感的语言文字,调动种种教学手段来感受教材中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善、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一定的美学知识,就不能进行审美教育。不论是词藻优美的散文,还是感情丰富的诗歌,离开了美的欣赏,偏离了情感教育,只抓住了一些字、词、句而游离于宏观分析之外,那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求教师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去拨动学生美的心弦,使他们感受到美就在平凡中,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使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篇16: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在未来承担的任务跟全面,它既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各个方面的需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提高听话和说话的的综合能力,进而大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用不同的方式学习的习惯,掌握各种必要的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非常重视广大青少年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指出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他认为要学好语文,必须养成勤于阅读,随时写作,自改文章,认真写字、善于自学和常查词典等良好习惯。叶圣陶关于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一系列论述,对于当代青少年学生学做新人以及推动语文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要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  语文能力就是写作能力,将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只重视分析主题思想和研究写作方法两项任务,忽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有的片面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步入识字教学的误区,咬文嚼字,重复训练,死记硬背,枯燥乏味,整堂课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人文性,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语文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价值,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任务。

具体到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应当有不同的层次: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母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分析的能力,以便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培养学生的智能,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重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语文”教育观,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的又一个重要观念。“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除课堂教学外,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学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体,还可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提高其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活动和交往,促进个性言语品质和个性思维品质的养成,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很广阔的,它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应该把眼光放宽,从课内教学的狭窄范围向课外延伸,使语文教学在与生活、与社会、与现代化结合中搞得更加生动活泼,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我们应该在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努力在教学工作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给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17:语文教学中的开门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开门教学论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力戒关起门来教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让学生听、评、写、思,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开门教学 联系社会 关注社会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力戒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找准切入点联系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新教材中《离太阳最近的树》一文时,重点放在反思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上,我补充了相关材料,或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收集人类破坏自然的资料,如过度开发、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乱排乱放等,收集破坏生态的具体例子,如因生态恶化而引发的.灾难——干旱、洪水等,再运用多媒体展示,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真切地感受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酷现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重视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组织各种活动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于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清理塑料袋活动,请农民工来讲述打工经历,组织寻找网络新热词。

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小沈阳为什么会红”的讨论中,悉数名人成名之前的辛苦。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90后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写作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我的表哥是房奴》中写到,我表哥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从农村到了城市,拿了北京户口,但又能怎样?他开始买不起房,只能租房。等工作几年有些积蓄,可一看房价还是高不可攀!父母把一生的积蓄拿出来帮着买了房子,还一起还贷。“有时感到对不起父母,但也没办法。不过,我深知,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只有靠自己去努力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孔和结满老茧的双手,哥哭了,“我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的晚年,真的很无奈。”

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经过以上“开门教学”,我执教班的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并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质量也得以全面提高。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